第二十四回 强弩神箭(第18/22页)

朱棣知他是问出海搜寻建文下落的事,这事他早已想过,知道这项任务的人愈少愈好,锦衣卫中明知建文逃亡一事者便是鲁烈,于是点了点头道:“你找鲁烈商量布置吧,须得机密进行。”

廖魁带着南京丐帮的养鸽高手,日夜兼程赶到福建闽侯雪峰寺时已是傍晚。廖魁在寺外就看到朱泛和郑芫正在寺庙门口与一个年轻和尚说话,便放慢了马行,在寺外专设的下马处拴好了马匹,上前与朱、郑相会。朱泛立刻请年轻和尚通报洁庵住持方丈。不一会,洁庵在方丈室接见了廖魁,郑洽等人在一旁作陪。

廖魁先将南京之行报告了一番,然后四面看了一下,低声道:“南京从‘上面’有话传下来,要我带给方军师及章指挥,可否请这两位一起来,我有机密转告。”

朱泛解释道:“咱们大伙儿从浦江移到此地后,洁庵禅师及天慈禅师先后来到,有这两位大师的加持,附近各寺莫不欢喜。现有洁庵禅师坐镇雪峰寺,天慈禅师则在宁德支提寺及其他各寺云游挂单,等情势渐渐安定下来后,大师父便要跟着天慈大师常驻支提寺了。但这么多武林人士聚于一地,日久必引外界注意,反而不利大师父隐居,于是决定分批离去,定期回访。完颜道长和傅翔已赴燕京,方军师和章叔前几天也启程回浦江郑义门,便是董堂主和陆镇老爷子也回南京去了。这里只剩下郑芫和俺,待一切联络方式及飞鸽传书诸事都处理完毕,咱们也要走了。”

洁庵点首道:“廖魁,你仍将留在此地。你是大师父与南京‘亲戚’之间的连线,此线得之不易,绝不可中断。待会还要请朱泛转告那位南京来的丐帮朋友,拜托他尽快训练信鸽,长程可达南京,短程需到宁德。”

朱泛也点头道:“闽侯到宁德不过二百里,飞鸽一日可往返,这个容易。但长程达南京的信鸽不易训练,飞行千里以上仍能精准到达目的地的信鸽,百中无一。幸好上回咱们在浦江郑义门已经建立了通南京的鸽站,若能以郑义门为中继站,这传信就容易多了。”

洁庵道:“老弟,你这番考虑极是。章逸临行前告诉老衲,郑义门的鸽站仍由留守的于安江在照料处理。如此连线,咱们和章逸他们经常飞鸽传信,岂不妙哉。”

这时小沙弥已陪应文大师父来到,应文一进门先向洁庵合十行礼,再向诸人行礼,并对廖魁道:“廖施主风尘仆仆,从南京带来讯息,贫僧先谢过了。”俨然一位有道僧人的模样,那里还看得出他帝胄的原貌。廖魁行礼道:“大师父借一步禀告……”洁庵将隔壁一间禅房门打开,道:“请便。”应文和廖魁进入禅房,将门掩上。

过了一盏茶时间,廖魁向应文密报完毕,便由小沙弥带着,和在外等候的丐帮弟兄一道去用斋饭了。应文向洁庵行了一礼,道:“徐皇后托徐辉祖转告,朱棣已开始注意临济宗的寺庙,可能要伸手扫荡浙闽这一带。另外,南京丐帮的石世驹传话,一个叫杨冰的人加入锦衣卫,一上来就占了马札的缺位。还有一个坏消息,朱棣将溥洽给抓进锦衣卫衙门了。”

郑芫惊道:“溥洽大师知道大师父行踪,这便如何是好?”应文叹道:“溥洽但知诸君保护应文逃亡浙江,并不知以后的变化,应文来到雪峰寺的事他断不知晓。然而朱棣残酷成性,溥洽恐将遭受非人的折磨。”

朱泛道:“那杨冰便是天尊埋伏在少林寺的内应,现下天尊推荐他接替马札的缺位,倒不令人惊讶。只是朱棣要找浙闽一带临济宗寺庙的麻烦,咱们是否通知那两个什么侍郎,让他们暂缓一下藏军于寺的计画?”

一直没有说话的郑洽道:“去年腊月,第二次会稽之会才决定要加速进行僧兵及武僧的计画,这会儿如要暂停下来,要赶快设法通知各寺的负责人。”应文点头道:“先缓下来避避锋头,复兴大计岂在一朝一夕。”朱泛道:“这事俺来办,要是咱们的飞鸽站一时弄不起来,俺便跑一趟郑义门。”

郑芫心细,注意到应文大师父从隔壁禅室中听完密报走出来时,肩上已多了一只布袋,显然是廖魁带给他的,她见着极是好奇,这时终于忍不住问道:“大师父,您肩上的布袋里是啥?看上去满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