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云锦袈裟(第20/22页)

郑芫兴奋地道:“郑学士的家?”她爹娘的老家便在郑宅镇,虽不是“江南第一家”,却是在同一镇中。

建文点头道:“但愿不为郑洽家中带去杀身大祸。”章逸道:“军师规划之时,郑洽主动建议去‘江南第一家’,咱们想到江南第一家自南宋以来,三朝忠义相传,仁孝为律,从宋高宗建炎以降,已经九世同居共食,忠臣孝子名满天下。皇上去那避一避,最是安全不过。”

建文从开始出走,见识到方冀规划的缜密,一步紧扣着一步,而各人依计行事,时间地点分毫不差,比起来朝廷文武无一人、无一衙门有此效率,不禁喟然而叹:“国事如得有方军师之才者主持,焉至于此?”董碧娥暗忖:“方冀乃是朱元璋毒酒相害唯一的漏网之鱼,谈什么主持国事?”

小艇渐渐行入秦淮上游,陆镇挥篙左撑右点,将小船驶入了芦苇遍生的湿地中。只见他轻松无比地撑篙,小艇流利无比地在复杂的水道中穿巷入弄,一晃眼便从秦淮河的河面上消失。就连建文也感觉得出来,朱棣就算发现自己失踪,派出千百侦骑来追,只怕也已来不及了。他到此时才松了一口气,脑中却立时想起自焚的马皇后,想起不知未来命运的儿子,想到大好江山,想到茫茫前程……

“朱允炆啊,就算你保住了性命,这后半辈子如何度过?”他默默自忖,到这时,两行热泪才夺眶而出,潸然滴湿了僧衣而不自觉。

南京城外的普天寺,断壁残垣的主殿后两间尚称完整的禅室,和破落的主殿庙宇之间,隔着一道斑驳充满沧桑之色的石墙。方冀施展轻功,从坡上小路一路抄捷径赶到两间禅室前。他在左边一道门上用约定的暗号敲门,门开处,朱泛一把将他拉入室中。

众人见到方冀,紧张的心情皆为之一松。方冀道:“建文帝已安全出宫,没有任何人见着他的行踪……”众人齐声叫“好”,方冀续道:“适才来时,有一段沿城墙而行,见城垣上旗帜已易,所有城门都紧紧关闭,看来京师已完全落入燕军之手。估计朱棣到了皇宫,发现焚尸中并无建文,诸位想想看,朱棣会怎么着?”

一个头戴布冠的年轻官员应声而答:“朱棣必指定一具焚尸,一口咬定尸身便是建文帝,对外宣布建文帝已自焚而亡,私下却立即启动搜捕建文帝的行动。”

方冀暗暗点头,对这年轻官员的见识十分钦佩,抱拳道:“兄台所言极是,请教台甫?”那官员道:“御史叶希贤。”一旁的朱泛补了一句:“前不久上疏弹劾李景隆,名声动京师的叶御史。”

方冀对京师里发生的大小事并不熟知,但他觉得这叶御史见事极是明白,便多看了他一眼,觉得这叶希贤身材瘦削挺拔,双目炯炯有神,倒和建文的神形有些相似。他继续道:“老夫估计不出半个时辰,搜捕的侦骑便会到城外来搜查,咱们要赶快行动了。”

燕军派出的侦骑尚在城内戒严搜查,天尊带着绝尘僧及杨冰已经出了城门,正要往普天寺的方向奔来。

天尊如何会想到普天寺?只因有线民看到了两批人马往此方向潜行,有人认出其中名气较大的官员,便向锦衣卫鲁烈报告。那时鲁烈在锦衣卫衙门的后院发现了一口枯井,正要派人下去查看,岂料那枯井中埋有大量火药,被人引爆后全毁了。

鲁烈正在苦思这其中的道理,天尊已带了绝尘僧和杨冰赶到锦衣卫衙门,他问鲁烈道:“有没有见到醉拳姚元达?有人瞧见他朝这边过来。”鲁烈道:“没有看到,但这座枯井爆破得十分蹊跷,会不会有人先进去了,而里面另有出路?”杨冰是个仔细人,他瞧了瞧形势,点头道:“鲁都指挥使料得不错,定是有人先躲进了枯井从秘道出城,顺便燃爆了事先埋好的火药。咱要把秘道清出来,怕不要花一两天的工夫?”

天尊暗自沉吟:“听说皇宫的失火现场还未找到朱允炆的尸体,会不会是从这口枯井中潜逃出去了?”他忽然想到一事,便指着枯井口堆塞的土石道:“鲁烈,你恐怕要找些士兵把这口枯井清出来,再派人下去仔细搜查。我想到了一个地方,是章逸等人最熟悉的城外据点……”杨冰抢着道:“普天寺?”鲁烈也道:“方才有线民来报,往普天寺城郊发现了可疑人等。”天尊便点头道:“绝尘、杨冰,咱们速去普天寺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