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武林盟主(第16/22页)
这情形到了建文三年更为严重,监察户部的言官已经联名上奏,户部的都给事中胡濙便介入了解这事。胡濙的报告得到了户部尚书郁新的赞同,一章奏到皇帝御前,建文便派锦衣卫实地调查。
章逸带了于安江及两个年轻锦衣卫,一同到了太湖北岸的无锡及南岸的湖州。这两座大城人口众多,农商发达,地方官向来是肥缺;但是此地文风鼎盛,读书的士子也非等闲之辈,动不动就写陈情状子往京师送。章逸和于安江到了这两地,很快就从地方仕绅及士子处掌握了情况。章逸又叫两个年轻的锦衣卫改着便服,到农家去厮混了两日一夜,从农民口中实地打探到许多事例。
到了晚上,两人商议完了就要写奏章,于安江道:“还不行,这样办案只办到皮毛,咱们要去地方衙门查出征税及上缴赋金的数目,与胡濙给咱们的户部数字对照,这案子才办到了地方。”
章逸听了觉得有理,便去两个衙门清查数字,结果实征税金、上缴数目,全是一笔烂帐,其中的差额全都入了地方官员的私囊。其中又以建文元年及二年的数字最离谱,基本上就是用洪武旧制收税,用建文新制上报,建文体恤百姓减赋的一番美意,完全变成了贪官的油水。
章逸和于安江把所得资料、文件、数字全都整理妥善,便要启程回京。湖州的地方仕绅及为民陈情的士子,得知这几个锦衣卫奉钦命查得实据,就要回京为百姓伸张正义,无不争相欢告。大伙备了酒席,在太湖之滨搭了戏台,要宴谢章逸等人。
章逸先命于安江对地方上的锦衣卫下了命令,要他们看住地方贪官,不准贪官逃亡,静待朝廷处理,一面赴宴对湖州的地方菁英宣布:“咱们奉钦命办案,绝不能接受地方招待。不过我等已查明事情真相,蒐集大量证据,今晚即将启程回京报告,不但要严办贪官,俺还要奏请朝廷,把这几年溢收百姓的税钱一分不少地退还。不止是要还钱,也是为皇上的德政还一个公道。”
当晚湖州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到场,大家听章逸讲到这里,那场子就像烧着了火,大伙儿平日都是斯文人,这时嘶吼叫好之声震天,一向令百姓又恨又怕的锦衣卫,在这一夜的太湖之滨摇身一变成了包青天,那景象着实不可思议。
章逸和于安江举起酒碗,章逸道:“各位父老兄弟,今晚的餐宴咱们就心领了,但这太湖的美酒俺还是要和大家干上三杯,以表示咱们对湖州各位好朋友的谢意。要不是各位协助提供许多重要的资料,这案子就办不了那么顺利,咱们这一行竟比预计的行程还早两日便办好了差,咱们先干为敬。”
章逸和于安江干了酒就离席而去,确实做到秋毫不取,一行四人在众仕绅士子赞声不绝中纵马往北。次日,锦衣卫奏请朝廷退还三年来地方官衙超收的税金,消息就传出了湖州,数日后即传遍苏南、浙西地区,老百姓大声叫好,建文的德政总算被人民感受到了。
章逸一行四骑办完公事,心情极佳,但一路好山好水却留不住四人的马蹄,他们急于回京师结案,促请朝廷办贪官、退还赃银。章逸急着回南京还有一个私人的理由,他急于回去处理一桩一直没有解决的家务事。
得得马蹄声中,章逸在心中盘算着:“过了春俺便要娶郑娘,寒香的事总要有个了结。这姑娘跟俺好时还是个黄花闺女,虽然她义父派她来监视俺,但寒香本人对俺还是一片真心的,这些年尽心尽力照顾俺的生活起居,对俺百依百顺。这趟回京,俺要跟郑娘挑明了讲,俺总不能负了寒香。”想到寒香的种种好处,又想到和寒香燕好时,心中常会想着郑娘,不禁对寒香又多了几分歉意和怜爱。
于安江虽然是个鬼灵精,但却猜不到章头儿心中在想什么,他侧目看到章逸的表情有时忧心有时甜蜜,想了半天还是猜不透,迳自做了结论:“反正肯定跟娘儿们有关。”他扬鞭指着前方林子尽头升起的暮霭,一语惊醒沉思中的章逸:“前头就是南京城了!章头儿,今晚你是先回寓所吧。”
章逸的寓所是锦衣卫衙为他租的,座落在常府街和里仁街的交口,里仁街的对面是西安门三条巷,这时方冀正从巷中走过来。这是三日之内方冀第二次来访章逸,他见天色渐暗而章寓中不见灯火,心想:“难道章逸仍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