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武林盟主(第13/22页)

陆镇却是长叹一声,道:“军师啊,莫提当年了吧!这一身功夫要是葬身在鄱阳湖的浩渺洪波中才值,如今就苟延残喘于这秦淮河玄武湖之间,还谈什么水上的学问?军师,您要问俺水上学问,方才寒湖中俺钓得鲤鱼别人却钓不到,那八条鲤鱼就是如今俺的水上学问了。”他提起鱼篓走到船屋门外,忽然停下身来,将鱼篓放在舱板上,食指压唇示意噤声,指了指前方的水面。

此时落雪已停,水面上一片寂静,方冀不知有何事发生,正要悄声询问,忽然水面上一点小涟漪起处,一颗小干果落在水面上。方冀是何等眼力,只要留意上了,立刻便辨出这颗小果来自船尾方向一棵水中的立枝上,这时枝上树叶尽脱,枝端立着一只灰蓝色的大鸟,身长近两尺,啄黑足黄,头顶上长了三条白色细羽。方冀见周遭别无其他鸟兽,那颗小果子显然是这只鹭鸟丢入水中的。

那颗小果子已经风干,浮在水面不会沉下,只是静静浮上水面一动也不动。忽然泼剌一声,一条小鱼跳出吞下那颗小果子,说时迟那时快,那只灰鸟已如箭矢般从立枝上一冲而下,精准无比地咬住那条小鱼,掠水面飞去了。

陆镇哈哈笑道:“这果子生在咱们船后这片浅滩上,乃是这片水中小白鱼最喜爱的食物。这灰蓝的鸟儿叫做夜鹭,天一暗了便出来捉鱼,牠衔着这果儿抛在水中作饵,诱得小白鱼从水底游上来,便一冲而下捕鱼而去,很少失手。俺这寒湖钓鲤的本事,便是跟这夜鹭学会的。”方冀道:“天寒地冻,这夜鹭那来许多小果子?”陆镇笑道:“讲出来军师要更佩服了,这些果子都是秋天时夜鹭在滩上拣的,全存在鸟巢里风干了以备冬天之用,不然冬天这些小鱼全躲在水底,夜鹭就要挨饿了。”

方冀不禁大为叹服,喃喃地道:“以饵钓鱼,不仅人为之,连鸟儿也为之。这片水域中的鱼、浅滩上的小果子、湿地里的夜鹭,三者构成极其巧妙的生死关系,老天爷造物的精细,实非人的智慧可以完全了解……”说到这里,又想:“以饵钓鱼是古人便知之计,但成功与否实是决定于饵的引诱力,以及决胜一击出手的功力……”他的心思停在这里,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那念头愈想愈强烈,终于,这个足智多谋的明教军师腹中已经有了一个计策。

陆镇道:“军师,您在打什么主意?”方冀微笑道:“我要好好学一学这只夜鹭。”陆镇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续问道:“好好的学这只鸟干么?”方冀道:“关系着俺心中第一件大事。”陆镇更不解了,瞪着眼道:“那是啥事啊?”方冀道:“俺要在江湖上重矗明教大旗,重振明教威名!”

陆镇的双眼瞪得更大了,他提起鱼篓,推开船座的木门,回头对方冀道:“请进,俺要好好听您讲个清楚。”

雪停了,云也开了,虽然在夜晚,仍然能从东方天际一弯仄月看出来,这正是大雪初霁的天空。陆镇的小船从长江沿着江边向西南划进了秦淮河,方冀坐在船首,望着黑黝黝的江水和点点行船上的灯火渐渐远去。一入秦淮河,水流缓慢下来,陆镇的小舟逆水而来,到了河里风也比江上小些,陆镇划得更快了。

方冀转过身来,与陆镇对面而坐,笑道:“说你水里功夫好,原来整治鱼的功夫也了得,方才那条草鱼红烧清蒸两吃,是我吃过最为鲜美的草鱼,了不起啊。”陆镇运桨如飞,一面答道:“咱们这般夤夜造访萼梅庵,尼姑们定然吓死。”方冀道:“萼梅庵住持觉明师太曾是见过世面的明教堂主,岂会怕咱们夤夜造访?她削发为尼不知是个啥模样,说不定老夫被她吓死。”陆镇笑道:“昔年土木堂的董堂主,俺是久闻大名,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方军师与她熟识?”方冀道:“见过好几次面,却也说不上很熟识,董堂主和南天王储秉刚的交情好。”

这时弯月当空,虽然明亮,却无普照之功,河面上一片昏暗,除了陆镇的小船,也没有遇上别的船只。雪虽停了,但水上空气却更冷了。陆镇一口气划到定淮门外的渡头,才到亥时。陆镇将小船靠好,从舱板下拿出一只酒葫芦来,仰颈喝了三大口,将葫芦递给方冀,方冀也喝了两大口。天气虽寒,陆镇却是一身大汗,不敢歇太久,怕身体凉下来,他休息了一会便又继续划向莫愁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