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神农试药(第19/22页)
郑娘子吃了一惊,半晌没说话。过了一会,她拉着女儿的手道:“猫儿放我那挺好。可是外面那么乱,北方的仗打得火热,你要去北方,娘真不放心啊。”郑芫道:“章指挥派朱泛和我一道去呢。娘,你尽管放心吧。”郑娘子摇了摇头道:“上回在萼梅庵和普天寺,你们仗着武功高强,将娘救了出来。这回你去北方,倘若碰上了千军万马,武功再高也保不住平安。你……你们不是要去打仗的地方吧?”
郑芫心想:“上回在普天寺,咱们这边固然实力极强,但天尊地尊出现后,情况便不同了。最后大家全身而退,恐怕还是那二百五十名神箭手的硬弓强弩发挥了一些作用吧。”她知母亲担心,便道:“我们自会避开打仗的地方。娘,您是上次在萼梅庵被几个峨嵋贼尼掳走,吓得一朝被蛇咬,见着草绳也怕呢。”
郑娘子回想那天发生的事,确实心有余悸,轻叹道:“那时娘正要掷一副筊杯,忽然有人在我背后一推,接着颈上一麻,便不省人事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怕之极,你说娘怎能不忧心?”
郑芫道:“当时我在后面看到黑衣尼一拥而上,便觉不妙,等到越过一干信徒冲上前去时,已经来不及了,只看到娘掷出的筊杯在地上,却是一个‘圣筊’呢。”
郑娘子听了这话,忽然眼睛发亮,抓住郑芫的手,低声问道:“芫儿,你说‘圣筊’?”郑芫道:“是圣筊。”郑娘子舒了一口气,两颊有些发热,提着那竹篮道:“芫儿,咱们回家吧。”妹妹睁着一双蓝色的大眼珠望着郑娘子,又喵了一声。
回灵谷寺辞别了天慈及洁庵法师后,郑芫才告诉朱泛,此行的目的地是山东济南和德州,要去见的人是铁铉和盛庸,见着两人是为了要亲交一封圣谕。
朱泛是个用心的人,他听完郑芫的话,便道:“铁参政驻在济南,济南目前尚在战场之外,找到他投一封信不难。那盛庸参将虽说是在德州军中,但那一带战事正在进行,要找他只怕不容易。咱们就先到济南,再去德州吧。”郑芫笑道:“朱泛,你别把我当作没出过门的小姑娘,我虽然没去过,但也晓得济南在南,德州在北。”
两人正要下山,忽然身后有人招呼:“郑姑娘,两位请留步。”声音有些耳熟,一时却想不起是谁。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穿着一身蓝色丝棉袍,头戴一顶兔皮帽,正快步走过来,原来是曾见过面的胡濙。
两人等胡濙走近,抱拳道:“真巧,在此碰上胡相公。”胡濙跑得气喘,忙还礼道:“两位锦衣指挥使请了,可是要回城去?胡某想托两位带个口信给郑洽郑学士。”郑芫道:“胡相公怎会在此?”胡濙道:“下月便是春闱大考,今年比以往晚了一些,在下想效法郑洽兄三年前的做法,躲在灵谷寺潜心温习一个月,再进城去应试。前日郑洽兄托信来,说他已经和天禧寺溥洽方丈说好,要我这几天就搬到天禧寺去住,那儿离江南贡院只一箭之遥,方便得多。便请两位为在下谢谢郑兄好意,我是一动不如一静,决心留在灵谷寺到考前一天再进城,好在我早已在秦淮河畔一家客栈订好了房间。”
郑芫暗忖:“咱们下山见过章头儿,明日就北上了,未必能有机会碰到郑洽呢,只好请章头儿转告了。”口中答道:“胡相公放心,咱们一定把话带到,预祝你金榜题名啊!上次我也祝过郑相公,他就高中了。”胡濙道:“多谢,但愿如姑娘金口良言。”朱泛也道了祝福,心中却想:“今年的春闱乃是建文就位以来第一次大考,听郑洽说,参试士子人数较多,要想榜上高中较为困难呢。”
两人别了胡濙,回到城里去找章逸,听取章头儿的行前交代。章逸正从玄武湖边的刑部办完公事出来,便和郑芫、朱泛约在湖畔一间视野优美的茶馆见面。他走进茶馆,见朱泛和郑芫已经到了,三人要了一间小隔间,茶博士走进来请安道:“三位贵客要点什么茗茶,敝馆都备得有,只除非皇宫里今年新进的贡茶,咱们就没有了。”
章逸听得有趣,便问道:“茶博士,此话怎么讲?”
那茶博士谈吐颇为不俗,解释道:“宫里的贡茶乃是各产茶地的地方官进贡的,皇帝皇后加上嫔妃也吃不完,总有一些流出宫外,只要有门路便能得着。敝馆在京师开了三十多年,凡到玄武湖游湖的雅士,没有不到这茶馆坐一坐的。您瞧这窗外,湖光山色便在眼前,又像一幅图画框在窗里面,文人高士们观景品茗之余,便在此谈论天下大事。是以宫中贡茶每年外流,敝馆动用关系,总有办法得到供应。只除非今年新进贡的春茶,皇帝皇后都还在嚐新呢,客官们便要等一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