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建文登基(第18/19页)
心慧向众人略一招呼,就向慧明谦报告:“禀方丈,小僧今日到鸡鸣寺去还经,在大雄宝殿前见到了四个人,其中二人好像是锦衣卫的两个头领,另外两人就怪了,竟然是燕王府的道衍法师和镜明法师。”
慧明谦方丈咦了一声,道:“怎么会是这两人?师弟没有看错?”心慧道:“那年就在这精舍外,小僧曾和那镜明对了一掌,他那古怪的天竺功夫也被洁庵法师识破,小僧怎会认错?”
这时郑芫忽然低声道:“那镜明和尚就是天竺埋伏在燕王府的暗桩!”
慧明谦方丈怔了一下,然后才想通,点首道:“有可能,大有可能,天竺人如此深介入我朝廷大事,这就和方军师方才所说的第二件大事有关连了。”他一面说,一面对芫儿点首以示嘉许。在座每个人都暗赞芫儿好快的心思。
方冀虽不知细节,但也听说过道衍法师是燕王朱棣的主录僧,也是燕王府的第一谋士。他听芫儿和慧明谦的对话,原来的忧虑又加深了一层。他的大局分析尚未说完,慧明谦方丈催促道:“军师,你方才说了一半,道衍在此时潜来南京的事以后再谈,您请继续说下去。”
方冀道:“天竺武林高手来中土夺取各派的武功秘笈,虽则来势汹汹,其实除了部分全真秘笈和丐帮古笈已到手之外,武当和少林的秘笈均尚未能得逞,却是阴谋已经败露,此刻必定重整旗鼓,对少林及武当再次发难。”
天慈法师点头道:“军师说得好。贫僧所担忧的是无痕大师功力全失,武当掌门救了他是否回到武当山?而少林寺里还躲着一个卧底的奸细,形势堪忧啊。”
方冀道:“好在翔儿已请全真教的完颜道长赶赴少林寺,而少林方丈及罗汉堂首席也兼程赶回少林,以老朽看来,少林寺的高手足以自保。倒是武当五子已伤了一个道清真人,天虚道长带着功力全失的无痕大师也不知何去。咱们快做一个决定,大家分头行事。”
天慈法师合掌道:“一切但凭军师作主。”
方冀听到这句似乎又熟悉又遥远的话,心中感慨万千。自从明教惨遭巨变后,自己从堂堂军师一夕之间变成韬光养晦、无人知晓的村塾夫子,自己也乐于被称为夫子、先生,若有人称他军师反而要觉得不自在了。然而就在这次出山,明教章逸的刺朱大计、陆镇的义薄云天,还有小傅翔似乎也以明教人自居,一时之间,心中隐约觉得明教那一把火似乎又要燃烧起来。这时听到天慈法师这句话,一声军师,一句过去身为军师时最熟悉的话,竟然使方冀胸中热血澎湃,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情充满胸怀。
于是方冀站起身来道:“为今之计,傅翔和老夫立即启程赴武昌,朱泛原来就要去武昌,可与咱们同行;芫儿先回城里,传话章逸、陆镇撤离南京,并告知我等将赴武昌,请他们随后赶来会合。至于天慈大师是要直接北上嵩山,还是一道先去武昌,便请大师自行定夺。选择武昌为第一站,乃是因为武昌地点居中,距武当山和嵩山皆不远,便于咱们探听消息情势,可援嵩山,亦可救武当。何况武昌还是丐帮的大本营,可给我方极大的支援,试想钱帮主若知道了天竺武林的这些阴谋,岂能坐视?”
方冀嗓音低沉而略带沙哑,但此时发号施令,却是句句干净俐落,隐然显出大将之风。天慈法师想了想,道:“军师想得周到,老衲心系少林之变,便直接陆路赶赴嵩山。”
朱泛忽道:“俺先陪芫儿进城,城里还有不少丐帮弟兄也要交代一番,然后和章逸他们一道赶赴武昌会合。”
方冀虽然知道郑芫已尽得少林罗汉堂绝学,但毕竟年幼,多一个江湖经验老到的朱泛同行,便放心得多,于是点头称善。傅翔望了芫儿一眼,芫儿横了朱泛一眼,傅翔和芫儿两人互相点了点头,好像在说:“保重,咱们武昌见。”
郑芫还是骑着那匹黑毛驴,由朱泛牵着驴儿下了灵谷寺。朱泛兴奋无比,郑芫就浇他冷水道:“朱泛,你说你们帮主命你赶回武昌,你每天仍在南京厮混,竟敢违抗帮主的命令?”朱泛笑嘻嘻地道:“不妨事,帮主的脾气我最清楚,鼻屎大的事也一定是‘火速赶回’。倘若真有急事,他一定会对俺透露一点苗头,这次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