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画角金饶(第3/4页)
我冷笑道:“若是留在楚州,只怕会被敌军生擒了,裴将军这样放心楚州的防务么?只怕就连徐州都未必保得住了。”
裴云心中一震,谨慎地道:“侯爷此言何意,末将在楚州、泗州阻住南楚军北上之路,淮西楚军虽然上次取得大胜,但是也是损害极重,又有崔珏崔将军守宿州,为何徐州也会失守?而且陆灿又为侯爷计策羁绊吴越,难道还有法子分身北上攻打我军么?”
我轻叹道:“皇上和齐王,甚至我,都还是轻视了陆灿,我军年前战败之后,楚州、泗州、宿州防线仍然稳固,淮北尚有你和崔珏两部军马,更有十几万精兵,在我们心目中已经可以守住淮北,姑且不论南楚君臣是否又胆子挑衅开战,齐王殿下即将率军南下,在汝南设立江南行辕,总督南征军务,呼应南阳、徐州,所以虽然淮北兵力不足,我们也没有放在心上。
谁会想到陆灿竟然有这样的胆量,今次我经淮东北上,发觉楚军征调粮草的数量超过了淮东楚军正常所需,而且杨秀现在就在广陵坐镇,广陵乃是北上要道,现在正在厉兵秣马,我本来不以为意,只凭淮东军马,绝对不可能一举攻破泗州、楚州,直到我到了楚州,才发觉这里居然文武不和,民怨沸腾,怪不得陆灿有胆量进攻楚州,若是我所料不差,只要杨秀一进攻,淮西守军便会配合飞骑营北上,夺取宿州,进逼徐州,一旦徐州失守,向北可以威胁青州,向西可以威胁南阳,楚军不仅稳据江淮,还可占有进攻大雍的主动。
现在想来也真是天佑大雍,东海水军攻吴越,损及南楚赋税根本,陆灿不得不亲赴吴越督军,杨秀虽然也是人才,却少了几分决断,为了求稳,延缓了进攻的时间,否则若是十日之前,他们就开始发动,只怕楚州百姓就会揭竿而起,到时候楚州就危险了。”
裴云听到此处已经是脸色铁青,不由暗悔自己爱惜前程,放纵罗景胡为,仔细想来,越想心中越是生出寒意,现在长孙冀又在围困攻打襄阳,虽然佯攻的成分居多,但是也必然没有余暇顾及江淮战事,而淮北防线似安实危,若是楚军有意北进,目标必然是指向徐州。我见裴云已经知道目前形势的严峻,又道:“这也怪不得你,南楚军从未主动北上,如今你已经知道消息,应该如何防守你便去安排吧,只要不丢了楚州,就是泗州失守,也不算我军战败。”
裴云站起一揖道:“末将多谢侯爷警示,请侯爷放心,只要裴某在楚州一日,就断不会让楚州失守。”
我点头道:“这样就好,虽然江南行辕尚未筹立,但是我任参赞一事已经定下,你不需担心会有什么罪责,一切我皆可担待。本来淮北危殆,我应留在此处才是,只是襄阳战事按照原来的计划,未免有些保守了,所以我要去见长孙冀,你给我通关文书,再给我一个向导指路,还有凡是知道我来楚州的军民,你都要小心防范,我还不想别人知道行踪。”
裴云点头道:“末将遵命,方才侯爷见到的杜凌峰是我师侄,他道路极熟,可以为侯爷向导。今日见到侯爷的人,末将会将他们控制起来,断不会让此事外泄。”
我点点头道:“一旦楚州遇袭,你要严防城中生乱,顾元雍算是个人才,只要你还有取胜的希望,他就不会反叛,此人在楚州颇有声望,你这次让他接替罗景,却是对了,你要好好笼络他,才能稳住楚州民心。那个高秉成事不足,我看他败事倒是有余的,若是有什么不妥,就把他斩了,不要手软才是。”
裴云肃然道:“末将遵命。”
我站起身道:“好了,就让那个杜凌峰替我们安排食宿吧,你的军务要紧,明日我离开也不必你相送,免得露出什么风声。”
裴云道:“侯爷所需文书,明日凌峰会呈上给侯爷,末将现在便要去城外大营点兵,请侯爷恕末将轻慢之罪。”
我淡淡道:“快去吧,我还想在这里喝上几杯酒。”
裴云起身告退,毫不犹豫地向楼下走去,没过多久,我便听到楼下的马蹄声响起,渐渐远去。
我轻轻一叹,道:“这一次真是侥幸,若不是路上呼延寿发觉粮船的数目远远超过应有的规模,又有你这样身手的人去做谍探,还不能发觉这一次南楚的声东击西的计策。说来也真是好笑,我将楚军目光诱到吴越,陆灿却也因势利导,趁机收复淮东,进逼徐州。这一次我们两人倒是一个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