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魔苏醒之卷(第17/47页)

裴行俭道:“不是闪面缎子反倒更贵?”

“正是。要知道做袍子的话,光闪闪的不雅相,穿出去不庄重。可缎子织得细了,定然有光,想要亚光,可不是轻易织得出来的。全长安城,告诉你,我们冯家老铺可是独一份,没别家有这个手艺了……”

那伙计还要再说下去,外面有人高声道:“小六子,快出来卸货了,少在那里嚼蛆!”却是有人送货过来了。那伙计慌忙跑了出去,一会儿扛了两匹绸子进来,边上一个账房模样的跟进来,手里还指指点点地说着:“冰绡两匹余七尺,变色缎面三匹余一丈二尺……”正说着,忽然看见裴行俭,却吃了一惊,道:“这位军爷,您手上这是……”

裴行俭道:“我是拿过来请你们看看,这料子哪里有得卖?”

那账房抢上前,道:“军爷,能让我瞧瞧么?”话虽这般说,双手却已捧起了那件袍子细细看着,忽然抬起头道:“军爷,您这袍子是哪里来的?”

裴行俭见他神色有异,道:“在下金吾卫街使裴行俭。你知道这衣服么?”

那账房抢也似的抓过袍子,展开了凑到窗前细细看着,忽然惊叫道:“错不了!错不了!这是我们少爷穿的!军爷,我们少爷在哪里?”话音都已经有点变调。

裴行俭又惊又喜,不过脸上仍是平平淡淡,道:“这真是你们少爷的衣服么?”

“不会有错的。这亚面细缎只有我们铺子有得卖,而且这针脚是我们铺子薛娘姨的反跳针,与别家不同,决不会有错。军爷,我们少爷在哪里?他出门都有七天了,老爷老太太都快要急死了。”

魏叔玉走到书房门前,先咽了口唾沫,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这才小声道:“爹。”

“是叔玉么?”里面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那是魏叔玉的父亲魏征。

魏叔玉小声道:“爹,有人要见您。”

“是谁?”

魏叔玉又咽了口唾沫,道:“是太子殿下。”

门“呀”地一下被推开了,一个老人出现在门口。这个有大唐第一直臣之称的名臣,今年正好六十岁。六十岁,这个年纪的男人无论如何都可以称为老人了,可是魏征却似乎老得比旁人更多一些。他有点怔怔地看着站在魏叔玉身后的那个年轻男子,眼神中既有些不安,又有些惶惑,屈膝跪下来道:“殿下。”

他的长子魏叔玉因为与太子年纪相仿,平时也常在一处玩耍。不过对于魏征来说,身为天子大臣,他有意地避免与哪一位皇子接近。几十年的宦海生涯给了他一个极为敏锐的感觉,当今天子较为偏爱四皇子魏王泰,对这个太子已越来越有不满,但又不能妄动储君,所以一直十分矛盾。这一切自然都落在魏征的眼里,他也几次让叔玉尽量疏远太子殿下,以免将来遭受池鱼之灾。只是这个不听话的长子又把自己的话当成了耳旁风,居然还将太子殿下带到府中来。假如此事被天子知晓,真不知会惹出什么祸。可是太子来也来了,礼数终不能缺。

他刚跪下,却听得太子淡淡道:“叔玉,你先出去吧。”

听到这个声音,魏征不由一怔。他没有抬头,但从声音里听来,太子的声音少了许多当初的浮躁,却多了许多沉稳。太子承乾向来不是个沉稳的人,他可以在东宫设穹庐,自己也打扮成突厥人模样,说话同样是风风火火,就像个……不,完全就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但今天太子的声音,却沉稳得令他害怕。

魏叔玉走了出去。魏征年纪大了,书房里总是十分清净,平时看书时连书童都不在跟前,现在正是寂静一片。魏征仍然直直地跪着,等魏叔玉一出去,他低低道:“老臣不知殿下前来,请恕老臣失敬之罪。”

太子踱了两步,却一声不吭。魏征心中惴惴,不知这个喜怒无常的少年会想出什么怪主意出来。他正在担心,忽然听得太子长叹了一声,道:“玄成,起来吧。”

魏征字玄成。但一个人的表字唯有前辈或平辈友好方能称之,太子今年只是一个二十二岁的少年,怎么都不该称自己的表字。魏征呆了呆,一时竟忘了站起来,耳边听得太子又轻声道:“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