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杀与禅 第一章 迎军(第4/5页)
如今把佩刀放在面前,霍瑶花等于任凭王守仁处置。
王守仁俯视霍瑶花良久,才抚摸长须说:「霍姑娘的事,我早听荆侠士他们说过。」
他顿了顿,眼瞳中闪出凌厉的光采。
「即使如此,你也应该知道,自己过去所犯的罪行,余生亦不足补偿吧?」
霍瑶花吃力把头抬起来,接受王守仁的目光。
「我从没想过自己还得了。」她一字一字地说。
伍文定从旁看着,眼光牢牢盯住霍瑶花的脸。伍文定过去曾在常州当过推官,掌理刑法,什么狡恶之徒他都见过。此刻他从霍瑶花的神色判断得出,她悔罪之情确属真切,心里不由叹息。
王守仁听了霍瑶花的说话,点了点头。
「剩下来的日子,你都得活在忏悔中。但那不是说你的余生就再无意义。你还是能够做一些事情。」
他说时上前,俯身把那柄军刀捡起来,递给霍瑶花。
「荆侠士他们相信你。所以我也相信你。」
霍瑶花许久没有这种热血奔腾的感觉。最后那次大概是在跟锡晓岩并肩作战的时候:有那么一个人,令你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将生命托付给他。霍瑶花流着热泪,双手恭敬地接过军刀,她那十根指头都在激动颤抖着,就像接在手里的是自己的新生命。
她抹去眼泪,将刀重新挂回腰间,身体比从前挺得更直。
「对了……」霍瑶花整理好军刀之后又问:「荆裂他们……到哪里了?」
伍文定并不太清楚她与王大人口中的「荆侠士他们」是谁,但他仍不能完全信任霍瑶花,厉声叱喝:「事涉军情,岂可妄自发问?」
「不要紧。」王守仁却举手止住伍文定,朝霍瑶花微笑。像霍瑶花这等高手,王守仁如要尽用其能耐,必得交托以关键的任务,假如不能信任,倒不如不用好了。
「只是此刻我们仍面对深重危机,分秒必争。一边回吉安一边说吧。」
王守仁与伍文定并马而行,霍瑶花和阮韶雄两骑则在两侧拱护,亦在倾听王大人的说话。
宁王朱宸濠宣布起兵叛变,于今过了三天。据王守仁估计,宁王府筹划反叛已久,备战所需时间不会太长,日内即可随时发动大军,而且估算全体兵力最少达八万之众,军势甚健。
王守仁设想自己若是朱宸濠,上策必是火速发动全军乘江东向,一气取下南京。
「濠贼若得故都南京,既取地利,又振军心,可顺势宣号正位,一夕之间,将达成盘据半壁江山之势,招引更多虎狼之徒加入。其时朝廷即使倾尽全力,胜负也难以逆料。」
王守仁说时眉头深锁。他更忧心的,自然是其时战事将旷日持久,生灵涂炭,不管最后谁当皇帝,受害的仍是苍生黎民。
要在朱宸濠还未将战火燃遍大地之前,先一步阻止他,这是王守仁的目标。
然而王守仁此际最欠缺的也正是时间。他虽手握着能动员、指挥军队的旗牌敕印,但是要聚集足够抗衡宁王叛军的兵力,王守仁估算最少也得二十天。若是在这之前为了急于阻截叛军而冒进出兵,必招大败。
——即使是满腹奇策的王阳明,亦不可能违背「兵力」这个用兵正道的原则。
「既然暂时无法出兵拦截贼军,我们必得想一个方法拖住他们。一个不用兵卒的方法。」
伍文定听着王守仁这么说,马上回想两年前他们征讨桶冈和横水山匪的过程,王大人是如何用计牵制匪盗的主力,然后发动突袭……
一想及此,伍文定的眼睛亮了起来,与王守仁对视。
——是撒谎。
王守仁知道伍文定已然想到,微笑了一下,从怀中掏出一封文书,递给伍文定。
伍文定在鞍上打开来看。只见乃是一纸报吿兵部的准令:
「……许泰领边军共计四万,自凤阳出,却永分领两万边军,与许泰会合,陈金及诸部将共领兵六万,分道会于南昌,刘晖及桂勇分领京军计四万,自徐淮水陆二路并进,王守仁领南赣兵两万北进……」
伍文定读下去,尽是各路朝廷大军集结的兵数及方向。军令里并嘱咐各师抵达集结地后务必缓行,以结成包围南昌之势,等待朱宸濠的叛军一出城就前后截断夹击。
读着那一行行的兵力报数,伍文定甚感兴奋,可是再读下去他才想起是怎样一回事:整封军令报表都是王守仁虚构的。目前能动员对抗叛军的,就只有吉安那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