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武当之战 第四章 内奸(第4/5页)

——也许等当今皇上死掉,会有喘息之机也说不定吧?不过连师星昊都说过,这个皇帝年轻得位,兼且精力旺盛,恐怕也会在龙椅上坐个三、四十年……武当派这些年建立的东西,到了那个时候早就烟消云散了。

姜宁二一直在竹林走着,心里在盘算自己应当在哪个时机脱出。

正在此时他突然发现有异。他瞬间萎缩身子,恢复平日瘸腿行走的模样。

「太迟了。」

一把冷冷的声音自竹林西面传来。

姜宁二听了,面容没有一丝跳动。这样的情况他早在心里预习过千百次。

——绝不能放弃,也不要有一丝松懈。对方可能只是在测试你。

瘦削而穿着褐色贴身衣的身影,从竹干之间步出,虽然明明已经现身,脚步仍是没有一点声音。身周各处挂着六柄小小的飞剑。

樊宗面对姜宁二时,脸上带着微微的沉痛,但更多是对叛徒的怨恨。

「樊师弟,是你吗?我刚才正想——」姜宁二脸色安然地说出早已准备的谎言。

「你不必再假装了。」樊宗打断他:「我们已经看见那只黑色鸽子。信鸽有目标地飞行,跟林中野鸟的姿态始终有点不一样的。你太低估『褐蛇』的眼力了。」

姜宁二合着嘴巴,不发一言。

——樊宗早料到姚掌门这一宣布,极有可能引得内奸发出情报,其中又以放信鸽的机会最大,故早就着「褐蛇」同伴分布「遇真宫」外四周,密切注视天空,果然有所收获。可是樊宗怎也想不到,内奸竟就是残废的姜宁二。姜宁二比樊宗更早入门,而且同样是轻功好手,剑法武艺亦曾非常不俗,若非不幸受创,今天很有机会也是「褐蛇」的一员。

姜宁二受伤,樊宗也曾目睹,的确是锻练太过激烈造成,绝非刻意自残或假装。曾经这么诚心为武道牺牲的人,却竟然出卖武当——而且是卖给朝廷,令樊宗不愿置信。

但眼前确是事实——他甚至看见姜宁二从林中走出来时的轻功,这般隐藏功力,已证明其身分。

「你绝不是进武当山门之前就带着任务。」樊宗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能成为「褐蛇」之首,心思果然比较细——姜宁二如此想。他确实是在四年前才成为朝廷锦衣卫的眼线。

当时武当派展开了称霸武林的伟业,四出讨伐许多小门派,受到锦衣卫密探的注意,向钱宁禀报。本朝自开国之初即以耳目布于天下,密切监视民间各种活动,对于拥有武力的武林门派自然更不例外。武当这个「天下无敌」的口号马上引起锦衣卫头领钱宁的注意;武当派的野心,真的只限于武林之中吗?

如此一个强盛又活跃的武斗集团,随时能演变成威胁朝廷管治的祸患。钱宁遂下令加派密探混入武当山下的村镇生活,监察武当派举动之余,也寻找机会在山上征召眼线。

结果密探就是混入挑夫行列,借着运送粮食到武当派的机会,接触到姜宁二,并说服他成为内应。

锦衣卫看准了姜宁二一身残疾,在武当难有大作为,同时入门年资又甚久,不容易被怀疑,而向他展开游说。

最初姜宁二虽有所动摇,但并未决定变节;最后促成此事的并非靠锦衣卫的口才,而是另一个人的影响……

姜宁二面对樊宗的提问,仍是沉默。最后他觉得再没有撑下去的必要,只是淡然说:「问来干嘛?说什么也没有意义。背叛就是背叛。」

樊宗竟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没错,多少年也好,又有何分别?

这时陆续又有两名「褐蛇」南明云和蒙斯朗,从竹林两边现身。林中更深处还有人影。姜宁二是不可能逃得出去的了。

看见这情形,他倒是心中泰然,看着樊宗问:「姚莲舟要撤退的命令,是假的吧?只为了引我出来?」

「不止。」樊宗回答,却不解释。

姜宁二明白了:也是为了促使他将情报传下山去。

姜宁二微笑。他完全给姚莲舟跟他的女人骗了——不,那女孩情真意切,不是假装的,是姚莲舟利用了她的感情。

——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个单纯的武夫,原来竟然也懂得玩这一套……

「姜师兄,我还是很想知道……」樊宗忍不住又问:「为什么?朝廷的人允诺了给你什么?钱财吗?官位?有什么令你觉得值得放弃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