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狼行荆楚 第三章 蜂刺(第4/6页)
——这虚势欺敌之法不是别的,正是飞虹先生苦心传授她的「半手一心」!
沈丰想不到童静剑技竟有如此精微变化,要懊悔太冒进已然来不及,只能在空中勉力收缩双腿,希望减少中剑受伤的深度。
刹那间童静却感觉身后有激风卷至,她急忙以左手上的纸伞向后一引,前头的削剑却仍未停息!
——童静所学的崆峒派「十五练手剑」,虽只是单剑法,但其中已经暗藏有左手剑指的密诀,即是崆峒派左右双兵一心二用、互不干犯的基础。
一物迅速缠上了纸伞,紧紧拉扯!
童静虽然能做到左右手分开出招,但毕竟体力不够强,左手雨伞被这猛力拉引,影响了右手出剑的动作,那削剑略一偏斜,只轻轻割破沈丰的裤管!
沈丰惊魂未定,仍然全力收缩往旁翻滚闪躲,再也顾不得难看,用肩背着地打了个滚。
童静左手抵不住那拉力,只好放开伞柄,纸伞被异物收卷飞去。原来那是沈丰的师弟,以一根铁爪飞索救了师兄。
这时街道两旁群豪也擎起刀枪围袭而至。尤其阮韶雄的弟子,眼见师尊被个小女孩一招刺伤,实是奇耻大辱,个个红了眼率先冲杀过来!
经历庐陵恶战的童静却是气定神闲,知道被围攻的要诀是尽量移动变换位置,「迅蜂剑」随身形步法展动,抢先冲向两个阮氏无极门人,又是「半手一心」佯左打右,一人猝不及防,就被青城派「风火剑」的「破泽」削中大腿仆倒!
另一人发现童静攻向自己的是虚招,正要抢击,但那娇小的白色身影已像鱼般游去。
震鸣的剑尖顺着童静腰步发劲直刺,另一名阮氏门人肩头中招,单刀堕地。
只见童静身剑合一,在众敌之间穿梭出剑极为矫捷,剑技比在清莲寺时大有进境。得到了那场生死苦斗的可贵经验,再经过大半年定下来潜心修练,童静的剑法已然成形,渐渐显露出令练飞虹也为之吸引的武学天份。
——甚至连那偷学得来的「追形截脉」,她也开始能够做到应手而出的地步,只是准绳时机上她还没有很大信心,出剑常常不自觉保留三分,截击的威力跟正宗「武当形剑」仍有一段距离。
在场的都是武人,不似江湖黑道或军人般习于围攻,只是冲上来各有各打;有的小门派人物只不过来凑凑热闹,更无心与这厉害的小妖女交手,只在后面虚晃兵刃不愿上前。结果二十余人围打一个女孩,竟是阵形松散,童静仗着身形娇小灵巧,在敌阵中游走出剑,众人都摸不着她动向。
又一人惨叫跌去长枪,捂着血淋淋的左掌狼狈飞退。其他人更是心慌,只要听到那「迅蜂剑」的鸣音稍为接近,就已被唬得停步舞刀招架,无人敢再抢近童静七尺之内。
童静揉合三大派而又自成一格的剑技,出手精巧莫测,那幼细剑尖有如准确无比的蜂刺,倏隐倏现,一个个大汉为之震慑。
童静收剑稍息,剑刃鸣音骤止。她斜挽着那尖锋细如锐针却令众多汉子胆寒的「迅蜂剑」,浑身散发着一股逼人英气。好些武人这时竟不敢直视她,已浑忘今天乃是助官府来「剿贼」。
这时童静感到左侧一团气息迫近来,瞥见正是全身衣衫滚得湿透的沈丰。他擅长鹰爪功的步法,奔在积水的地上只发出极细微声音,已欺近到童静侧面,铁爪直取她头颈!
——然而童静连前武当「褐蛇」波龙术王也对敌过,这等轻功怎不察觉?
沈丰适才知道这小妖女的虚击花招甚厉害,于是这次加快主动出招。他的巨禽门武功,下盘是轻快灵活的鹰爪腾步,出手则是刚劲沉重的鹤拳,这招铁爪夹带劈掌击出,把潮湿凝重的空气也撕破!
然而此人跟童静日夕练习的对手,实在差太远了。
「你的剑,不用招架。」飞虹先生经常这样对她说。「尽用你最大的长处吧。」
经过这些日子的修练,童静深知自己目前最强之处何在:灵巧的身体控制,还有对时机的准确掌握。
她冷静看着沈丰这爪扫来,就等对方出招已到了无法收回的界限,方才低头矮身闪躲,顺势发剑,那颤鸣的「迅蜂剑」化作白虹,直取沈丰暴露的腋窝虚位!
童静此剑自然不经思考击出,劲贯剑尖。这道经过寒石子细心淬磨的刃锋,即将贯入沈丰的胸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