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靖难之役(第4/15页)
朱高煦气恨恨犹有欲怒。宁王神气恍惚,喃喃说道:“四哥,看样子,你谋划已久了?”
“没法子!”燕王笑道,“你天天躲在王府,不用点儿手段,怎么诓骗你出来?”
“这也没用。”宁王悻悻说道,“先帝留下军法,主帅被杀被擒,副帅接任其职,不可因一人而乱三军。我若被杀被擒,自有朱鉴统帅全军。”
“这个好说!”燕王笑了笑,“你既未被杀,也未被擒,而是心甘情愿地听我号令。”
宁王一愣,苦笑道:“四哥,你说笑么?”
“说笑?”燕王脸色一沉,眼神乖戾起来,“我敢孤身前来,就没想活着回去。坏了说,你一意孤行,咱俩同归于尽;倘若你肯助我,将来打下江山,你我一字并肩、平分天下!”
宁王见他目光凶狠,登时心虚胆怯,低头沉吟。燕王又道:“我若回不去,北平一破,妻子必死无疑,你若执迷不悟,将来娇妻弱子,又能依靠何人?还有令妹,只你一个胞兄,你若死了,她岂不伤心?”
“四哥……”朱微想哭,眼里却是一片干涩,“别说了……”
“十三妹!”燕王叹一口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挨过这一关,为兄一定负荆请罪。”
朱微闭上双眼,涩然道:“不必了……”
这时楼下发一声喊,有人叫道:“王妃来了,王妃来了!”
宁王脸色惨变,燕王使个眼色,张玉推着宁王走到窗边。宁王注目望去,军士挤满长街,妻子挽着儿子,站在人群之中,正与朱鉴交谈。她一面说话,一面看向阁楼,神情焦急,满面泪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道衍合十说道,“无数生死成败,只在殿下一念之间。”
宁王呆呆望了妻子一会儿,又回头看一看朱微,蓦地闭上双眼,脸色煞白如死,过了一会儿,睁眼说道:“四哥,我听你的。不过,我身为统帅,不能绑着见人!”
燕王皱了皱眉,看向道衍,和尚笑道:“这个不难。”掣出数枚金针,扎入宁王“丹田”、“凤尾”、“大椎”三穴,而后运掌一挥,绳索断绝,纷纷落地。
宁王一提真气,小腹绞痛如裂,不由蹙眉咬牙,额头上冷汗迸出。道衍笑道:“王爷若不运气,痛苦自会少些!”
宁王瞪他一眼,举步要走,忽觉腰上一痛,多了一把匕首,耳边传来燕王的笑语:“十七弟,对不住。形势危急,小心为上。”
宁王垂头丧气,走到栏杆边上高叫:“朱指挥使何在?”
朱鉴听见叫声,忙道:“下官在此。”宁王妃也悲呼:“王爷!”
“这是干吗?”宁王手指街上人马。
朱鉴诧异道:“这个,王爷你为燕王挟持……”
“谁说我为燕王挟持?”宁王声色俱厉,“我们兄弟好端端的,你来胡搅什么?”
下方将士无不诧异,朱鉴目不转睛地望着楼头,徐徐说道:“王爷,你一定受了燕王的胁迫。”
“胡说!”宁王厉声叫道,“本王未受任何胁迫。朱鉴,你让王妃抛头露面、作何道理?还不快快撤军,将她送回王府。”
宁王妃将信将疑,锐声叫道:“王爷,你、你真没事么?”
“本王一切安好!”宁王答道。
朱鉴冷笑一声,说道:“王爷,你若当真安好,能否只身下楼,来与下官一会。”
“放肆!”宁王怒道,“本王何去何从,何须听你支使?”
朱鉴道:“王爷不敢只身下来,就是受了燕王的胁迫。”宁王妃急道:“指挥使……”朱鉴打断她道:“王妃不必多说,下官自有分寸。”
在场军士议论纷纷、心意不定。朱鉴手持盾牌,站到高处,高声大呼:“燕王悖逆无道,残杀命官,反叛朝廷,如今不念兄弟之情,悍然绑架宁王,想要挟裹诸军、背叛君父。可谓不仁不孝、不忠不义。依照军法,主帅被擒,副帅替之,宁王受制于人,而今由我继任大宁主帅,诸军听我号令,歼灭叛党,报效国恩。”
军士面面相对,疑惑不定,宁王妃忍不住叫道:“朱鉴,你这样做了,置宁王于何地?”
“王妃见谅。”朱鉴说道,“下官受命于朝廷,危难之时,自当为朝廷效力。来人,将王妃、世子带回府中,好生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