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江湖术士 施诈骗红丸颖异少年 有心求剑诀(第7/9页)
岳鸣珂将信将疑,心想:怎么这样就可以试出我内功的深浅,于是盘膝坐下,做起吐纳功夫。坐了一会,只觉胸腹之间,似已结成一股劲力,随着呼吸动作,上下升沉。这正是内功到了一定火候时,体内所养成的气功。岳鸣珂自幼随师父在天山静修,内功已得真传,所以坐了一会,已是气透四梢,身子微微发热。岳鸣珂自知颇有进境,心中欢喜,眼睛微开,只见镜明禅师端坐蒲团之上,闭目垂首,面有笑容。岳鸣珂心想难道镜明禅师已测知了我的内力,只此一念,心中已有微波。镜明禅师仍是闭目静坐,岳鸣珂坐了半个时辰,杂念渐生,从猜测镜明用意想到《龙泉百炼诀》不知能否取到,一会儿又想到自己的武功不知是否能入老禅师法眼,一会儿又想到熊经略镇守边关,军情不知有否变化;杂念一生,以意行气,已没有最初那样自然。镜明禅师忽道:“善哉,善哉!”岳鸣珂吃了一惊,又听得镜明禅师道:“斩无明,断执着,起智慧,证真如。这十二字诀,古今修士几人领略?”岳鸣珂凛然戒惧,咀嚼这十二字,领悟镜明长老是借上乘佛理,指点自己内功。所谓“无明”,指的乃是“贪嗔痴”之念;所谓“执着”指的乃是心中有事不能化开,以致闭塞性灵;所谓“真如”乃是指无人无我之境。佛家禅理,必须斩无明,断执着,然后才能起智慧,而到达真如的境界。岳鸣珂从禅理参透内功修持之道,豁然贯通,心中开朗。
岳鸣珂一通此意,杂念即泯,运气三转,心境空明。镜明禅师把绳一牵,道:“行了,你依此修持,内功自有大成之日。”岳鸣珂起立致谢,不知镜明何以会知自己心中意念,正想请问。镜明已道:“修练内功,必须心中一尘不染。心若不静,四肢亦不能静,所以若有杂念,必形之于外,你初坐时,绳子微动,其后即归静止,可见你内功已有火候。可惜尚未纯静,其后绳子又微微颤动,有如死水微澜,我就知道你必然胸有杂念了。”岳鸣珂心悦诚服,正想禀告取书,镜明长老面容一端,忽道:“你是否还有同伴随来?”
岳鸣珂吃了一惊,急道:“没有呀!”镜明禅师道:“有人已到藏经阁上,你替我把他捉来。”话声方停,已听得尊胜禅师在高处传声叫道:“达摩院僧人快到藏经阁来!”
岳鸣珂拔剑在手,飞跃上阁,黑黝中忽听得一声怪啸,掌风劈面扫来,岳鸣珂一边挡掌,只觉敌人掌风奇劲,急向掌风来处,身形疾进,刷的一剑刺去。岳鸣珂内功已有根底,自然亦通听风辨器之术,不料一剑刺出,只觉微风飒然,一团黑影向前扑到自己右侧,岳鸣珂大喝一声,游龙剑一个旋风疾舞,顿时银光四射,一室生辉,照见一个红面老人,负隅狞笑!
岳鸣珂宝剑一翻,寒光闪处,一招“白虹贯日”,剑锋直奔敌人“华盖穴”扎去,那红面老人倏地一退,岳鸣珂恐毁坏架上藏经,剑锋一转,截他去路,哪知这老人身手,竟是迅疾异常,他趁着岳鸣珂换招之际,突然扑到,手掌一拂,便照岳鸣珂持剑的手腕直截过来。岳鸣珂身躯一矮,举剑撩斩敌手脉门,那老人身躯半转,突飞一掌,岳鸣珂急撤招时,手腕已给敌人手指拂了一下,火辣辣的作痛。岳鸣珂大怒,游龙剑向前一领,剑锋一颤,伸缩不定,这一招暗藏几个变化,是天山剑法中杀着之一,红面老人肩头一晃,岳鸣珂的剑刷的向他退处刺去,“嗤”的一声,那老人的长衫给撕了一块,岳鸣珂挺剑再刺,红面老人猛喝一声,反手一掌,掌风劲疾,岳鸣珂的剑点竟给震歪!那老人疾如鹰隼,飒声窜上屋顶!
岳鸣珂正想追上,忽听得屋顶上尊胜禅师大喝一声:“滚下!”接着“蓬”的一声,如巨木相撞,红面老人直跌下来!尊胜禅师跟着跃下,把火折子一亮,只见那个老人躲在两个书架之中,面色灰败,却仍是狞笑不已。
尊胜禅师喝道:“什么人,还不束手就缚?”那红面老人狞笑道:“你敢再进一步,我便把你们少林寺的藏经统统毁了,你接过我一掌,难道还不相信我有此力量?”
尊胜禅师面色铁青,他刚才和那老人硬接硬架,那一掌也受得不轻,知他所言不假。投鼠忌器,愣在当场。正在此际,镜明禅师口宣佛号,走上阁来,红面老人道:“镜明禅师,你们少林寺若以多为胜,我也不打算生出此门了!”镜明禅师念了句“阿弥陀佛”,合十问道:“施主到此,意欲何为,可肯见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