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得闻今天秘(第2/3页)
孙向景和陈风崇这下才大概听出点眉目,心中却又是疑惑不已。要是千山万水,空间阻隔,饶是交通不便,靠着一双肉腿,生生花费时间,倒也总有到达的时候;可是这千年万载,又如何时人力所能跨越,若真如此,自己等人岂不是师娘那时的“古人”了么?孔老夫子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得就是时间流逝,万难追溯,“当下”一过,便已是昨日种种昨日死,万难会首再度经历的。饶是众人都是受长生老人教导多年,对大道多少有了一些理解,此刻也是十分迷糊,不明白前因后果,只觉得无尽神奇。
师娘也是继续说道:“我也只是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完全不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一开始,我也不相信自己身处大宋,只当是幻梦一场。可是数年过去,一切种种都与我所知的大宋历史一般无二,才渐渐接受现实,承认自己如今处境。好在上天怜悯,我到这大宋的第三个年头,正是漂泊无依的时候,遇上了你们的师父,得到了他的百般照顾,多少能够安身立命,苟活当下。”
陈风崇一时转头,看向师父,小心问道:“师父也是知道师娘的身世来历么?”
长生老人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为师当年还不曾有如今境界,却也已经开始钻研《太玄经注》,对一应命理都是有些理解。骤然见了你们师娘,直觉她天命模糊奇怪,叫人难解。随后相处相知,她也与我坦诚相待,一切的事情,为师一早就是知道的。”
师娘喝了口茶,接口说道:“原本我这来历实在神奇,寻常人万难相信。就是我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一切都是真实。好在有你们师父一旁劝慰许多,又是与我多番讨论,这些年来,我还是渐渐接受了现实,明白了自己如今的处境,知道天数难测,也就坦然接受,不再想着要追回过去种种,重返未来之事。”
孙向景这下才算明白,为何师娘一个寻常女子,有时候言语见识却是比之师父还要高明,一切手艺更是登封造极,全然不似现在之人所能到达之高度。照她这样说来,之前一切的疑惑此刻可算是尽数可以解释,一切的一切都是有了一个结果。想到这里,孙向景一时好奇问道:“师娘您既然是来自千年之后,自然是通晓人道规律,又为何甘愿做一个寻常女子,不想着靠着这些眼界知识,有一番作为呢?”
也是孙向景如今得了长生老人修为传授,心境澄明,一时到能从震惊之中解脱出来,问出了关键的一句。师娘疼爱他万分,自然不觉得他这话语有什么不妥,依旧答道:“最开始的时候,我其实也有这等打算。奈何我一个弱女子之身,手无缚鸡之力,饶是知晓众多,却也都是屠龙之术,一应无用。如今西域产出的琉璃一物,在我那个时候,只不过是寻常物件,毫无价值。而就是这等东西,我虽然知道一切制造过程,原理,却还是不能仿制分毫,却是受了当下工艺限制,许多东西,历经千年才有,此刻知道道理,却也依旧无用。而那朝中之事,我只知道大概进程,毕竟千年时光,一切都是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饶是我有心改变些许,却总是因着这样那样的变化,某些细节隐秘,最终不能成功,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自己无能为力。”
孙向景一时释然,倒也是知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的道理,因果时间一类,却是不是寻常凡人所能思想,天道蕴藏其中,却是自有规律存在,万难探究的。
师娘回答了孙向景的问题,又是接着说道:“这些年来,我与你们师父在这苏州隐居不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自身存在的意义,不知道为何我会穿越千年时光,到了这大宋年代。天意难测,断不会教我平白降临此处,个中只怕还有繁重因果,也不知自己能不能承担理解。隐居于此,也是与世隔绝,但愿能避免诸多因果,不使自己沦为历史车轮之下的弃子罢了。”
众人又是悚然一惊,却是没想到师父师娘隐居这么多年,竟是有着这等关系因果在其中。不过师娘的话语,听在众人耳中,倒也是十分有理,却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师娘自千年之后降临此时,只怕也是有着天命在身,自有因果牵挂。跨越千年时光这等因果,只怕是有天大的事情纠缠牵连,若是一个不甚,真真会落入时代洪流之中,自身化作灰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