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擒贼先擒王(第6/7页)
赵长安在这二人失去知觉前,已掠出了那扇王玉杰逃走的窗子,当王玉杰“扑通”一声落入窗外楼下的秦淮河时,他也已到了青石河岸边,但他水性不好,不敢贸然跳进水中去擒王玉杰。
河水深急幽暗,他凝目注视潺潺流动的河面,只待王玉杰在水下憋不住气了,一露头,就捉他上来。但一晃眼,半盏茶的工夫过去了,竟不见河面上有分毫动静。
而这时河岸上已观者如堵。先是那在河边浣衣的少妇、吟诗的书生、读书的少年、晨起的老者,突然斜刺里见一条影子从众人头顶掉进河里,紧跟着在人影落水的岸边,又多了一名黄脸青年,只见他神色焦灼地在岸边来回疾走,凝注河面,连连跺足,也不知玩的什么名堂?
好奇观望的人越聚越多,赵长安牵记周盂等五人,恐他们又出什么纰漏,不敢再延搁,同时心知王玉杰深通水性,这半盏茶的工夫,他早不知自水底潜到了这河上游或是下游的什么地方去了,只得“唉”了一声,重重一跺脚,身形一闪,又回到了仙客来的那间雅间。
还好,五少年仍瘫在地下,且也全活着。方才点中五人身上穴道时,他汲取了上次金城外荒岭上的教训,卸脱了五人的下颌,使他们无法咬碎口中暗藏的毒药自杀。此时,五人下巴上流满了涎水,五双毫无神采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流露出乞求之意。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然后门帘一掀,一群人冲了进来。当头一人龙行虎步,气概非凡。赵长安认识,正是昨夜带人包围顾家大院,于一招内掰断周盂手腕的金陵总捕头铁淳英。但铁淳英却不认得他,他一眼就看见地上横七竖八躺倒、大张着嘴的五人,其中就有昨夜从自己手中逃走的假赵长安。
在雅间正中,安静地坐着一个黄脸青年,他平静地望着自己,宁静地微笑:“铁捕头好灵通的耳目,这么快就赶来了!”
铁淳英道:“刚才管这一片的衙役来报,说这酒楼上有异动,我就来了。你是谁?这五个人又是怎么回事?”
赵长安道:“这五个人都是采花杀人的恶徒,现在我就把他们交给铁捕头,该如何处置,是你们金陵府衙的事,我就不置喙了。不过,据我所知,要从这五人嘴里问出点儿什么来,恐怕不太可能。另外,五人牙里都藏着致命的毒药,铁捕头最好是先把他们的满口牙都拔了,也免得出意外。”
“嗯,这兄弟们会办的。”铁淳英丢个眼色,众衙役动手,将五人生拉活拽走了。铁淳英盯着赵长安,大马金刀地坐下,不露声色,已封住了赵长安可能逃走的所有出路:“现在说说你自己吧,你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跟这帮畜生搅在一处?”
赵长安微笑:“铁捕头是在审问我吗?”
“哼!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娘学跳神!”
赵长安嘉许地笑了:“你刚才来时,你家大人,金陵太守林谦信晓得吗?”
“嗯?”铁淳英一愕,奶奶的,老子审你,你反倒问起老子来了。赵长安打量他凝重的脸色,笑了:“我是赵长安。”
“哦?”铁淳英的眼神越发凌厉了:他奶奶的,老子敢是捅了宸王宫的耗子窝了?怎地一夜间蹿出来了三个赵长安?昨晚傍晚时分来了一个,半夜三更在顾家大院时自己差点儿逮住了一个,现在又冒出来一个笑眯眯的!
赵长安抬手,揭下脸上的面皮。铁淳英乜了一眼,面色虽平静,但心中却一怔:他奶奶加他姥姥的,原来一个男人也可以长得这样英俊呀?可……世上谁也没定过这种规矩,一个男人长得好了,就一定是赵长安!
赵长安又笑了,搁在桌上的袍袖未动,但坐在对面的铁淳英却立觉有一缕和煦清新的轻风袭了过来。这风,与昨夜吹飞那蓬毒针、救了自己一命的那缕轻风一模一样!他不再怀疑,翻身跪倒,重重磕下头去:“金陵太守府总捕头铁淳英参见世子殿下!”
赵长安点头道:“起来吧。铁捕头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子,不要随意下跪,男儿膝下有黄金!”
“是!臣遵旨!”铁淳英起身,“臣不知世子殿下的王驾居然真的到了这里,有得罪的地方,还请世子殿下别往心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