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翻覆寻常事 千秋谁制衡(第4/12页)

丁云笑道:“堂堂一帮帮主,岂会如此。”郑奇道:“改日你见到,便会晓得。这江湖前辈,大侠名宿也不全象唐大哥一般老成的。”唐宁失笑道:“我何来老成?”韦玉筝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郑奇道:“谁道比‘上’不足?其实这天下人人皆非时时一本正经,‘上’也一般,这皇帝听起来威严,也是不正经的。”他将“上”歪解为皇帝,对唐宁道:“某一日穆宗忽然兴起要做神仙,便传兴唐观的方士献长生不老药。兴唐观的方士们又哪里炼得出什么长生药,便翻箱倒柜,找出了柳泌当年炼的丹药。穆宗也不知服用之法,将七八颗丹药一并服下,不过几个时辰便归天了。”

唐宁摇头道:“穆宗当年杖杀柳泌,便是将宪宗死因归于服用柳泌的丹药,哪知被毒死的却是穆宗自己。”

郑奇拿石子连连投入剑池道:“穆宗死后,敬宗即位,才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玩心十足,每日里只知与太监角斗蹴鞠,不肯上朝,有事只让太监传达,象裴度这样的宰相重臣有时三日见不得他一面,比我郑奇不正经多了。”

唐宁点头道:“白居易大人在杭州任满后,将三年俸禄全部留与杭州,作为今后修缮西湖所用,回到京城述职,见朝中宦官弄权、牛李党争、朝政昏乱,便不愿留朝,又来苏州作刺史。”去年白居易因病离任,唐宁与韦玉筝却继续留在苏州。

郑奇羡慕道:“苏杭天堂,大哥大嫂却是享了六七年的清福,可是这江南有名的神仙眷侣啊。”

唐宁与韦玉筝相视而笑。当年唐宁出远门之时,韦玉筝入夜弹筝,相思甚切。白居易闻见,便写了一首《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唐宁道:“实在惭愧,这几年天下翻覆,我却偷闲。”

郑奇道:“谁能有什么办法呢?这两代皇帝没一点雄心,把大家的心都冷了,他只知玩乐。我却身在禁军,不得自由,有一日喝多了酒,误了时辰点卯,被贬去整修华清宫。”韦玉筝笑道:“温泉水滑洗凝脂,你有没有借机到那杨贵妃沐浴之池洗他两把。”

郑奇道:“这华清宫自安史乱后,几代皇帝因此处前有西周幽王宠褒姒烽火戏诸侯招犬戎,后有唐明皇宠杨贵妃致天宝失政,乃招致亡国不祥之地,无人前去,早已荒废多时,那池子淤塞,这才命我带人去整修。这敬宗小皇帝他偏爱去。那日敬宗到得华清宫,带了数名太监与力士饮酒,他喜欢角斗,便让太监去选力士,那几名力士却都是剑宫弟子,封做力士将军。那日敬宗饮酒多了,命力士与老太监捉对角斗,那几名老太监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职位也不低,那些力士都二十出头,这角斗结果……”故意将话语拖长。

韦玉筝道:“一定是力士胜了。”

郑奇嬉笑道:“大嫂错了,是太监胜了。”

韦玉筝道:“难道太监也会武功?”丁云推一把郑奇道:“少卖关子,正经向大哥大嫂讲。”

郑奇道:“会什么武功,这几名太监权势熏天,宫里哪个不知,这几名力士自然惹不起,只好败了。”他立起身来,比划那力士如何用力求败将太监扳倒在自己身上,身体后仰,使一个铁板桥。唐宁叫一声好。韦玉筝笑道:“那小皇帝会看不出有假?”

郑奇叹道:“唉,如何看不出。这小皇帝酒已喝得不少,拿起鞭子每人抽得几鞭,又去喝得烂醉如泥,不想这几名力士与太监便去将他杀死。”

唐宁倒抽凉气:“郑兄弟,这杀逆大事可属实?”

郑奇道:“华清宫侍卫皆是我旧识,宪宗死后被贬去的。我当日也在华清宫带兵丁整修贵妃池,听到一声惨呼,上屋察看,再与几个旧识所知所见合在一起,确然无误。”

唐宁道:“那些太监与力士可被捕获?”

郑奇道:“唐大哥为人太正,遇事也向正里想。那些太监既敢杀皇上,又怕什么,他们立即拥立皇弟江王登基,便是当今大和天子,将绛王及其一派太监杀死,敬宗死因自然归于绛王等人了。”

唐宁见宫廷争斗不亚于江湖,宦官弑宪宗敬宗,而这几个皇帝当初登基又何尝不是这些太监所立,叹道:“听说长安剑宫近来势力更长,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