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春暮花非花 倾国岂大吏(第5/13页)

唐宁更觉不安,道:“在下长安唐宁,只是偶然路过,才疏学浅,哪敢献丑?”

韦玄中听唐宁自称“才疏学浅”,也不想他指的是文学,径以为他指的是武功。要知一个人若痴迷一物,便是旁人无心之语在他听来也是有心的,韦玄中当下笑道:“唐兄何必过谦,依你的功夫自然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唐宁听他把话讲岔了,笑道:“韦兄过誉,小弟文武皆是不济。”

那女子听见“唐宁”之名,若有所动,又想不起何时听过,当下告辞便去,转过几株牡丹花树,不防脚下一滑,眼见便要摔倒,心想这一摔可是出了大丑,当真是又羞又急,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唐宁等人正目送那女子离去,眼见她将要摔倒,唐宁从花丛上一跃而过,在那女子方接地之前,堪堪扶住。韦玄中等华山弟子齐喝一声彩,要知这花树虽然不高,但相距有两丈远近,一跃而过,殊非易事,华山弟子除韦玄中外都自度不能。

那女子含羞躬身道谢,要知在牡丹花会中摔一跤,那可是颜面尽失,今后声名可不大好听,再看唐宁一跃之间竟有这般远,当真非同常人,不觉再多看唐宁几眼,低头疾步入草堂去了。

一阵阴风扫过,紫衣女子到了近前,望着唐宁冷笑道:“小子原来是太乙门弟子,快讲那终南臭道士到了哪里。”满园美女,忽然多了一位鬼魅般的人,更令人恐怖,登时不远处游客惊散,一名游客还尖叫一声。

这一下不要紧,满园游客不知原由,纷纷逃奔。可怜一园牡丹,被人践踏得枝残花落。

唐宁见她声色俱厉,手中银箭已露出头,无奈道:“这位长者,在下并非太乙门下,也不知终南道长现在何处。”

那紫衣女子喝道:“少罗嗦。”对唐宁冷笑道:“太乙门的功夫别人看不出,我却看得一清二楚。小子,既然你是太乙门下,那就怪不得我了,要怪你就怪那个无情无义的终南老混蛋吧。”

常随她的小姑娘此时才到,站在一边,却看着袁聪。

袁聪见那小姑娘盯着自己看,也注目看她,一时两人相互打量,从头到脚看来看去,还真有几分相像。

唐宁心道此人与终南道长有过节,虽不知她的身份,但据那老者所言或许是武灵门的。唐宁无甚江湖阅历,也不知太乙门与武灵门有何过节,只得道:“这位长者,在下确实不是太乙门弟子,太乙门是天下名门,在下若果然是,也是光彩之事,何须否认?”

那女子也吃不准,冷笑道:“名门个屁,既然你不承认,今日便放你一马,日后若知你骗我,嘿嘿。”回身便走,自言自语道:“原来也是个软骨头。”见小姑娘只顾盯着袁聪,喝道:“凤儿,还不走?”

那小姑娘一时惊觉,应道:“是,姑姑。”也回身跟去。

唐宁愤然道:“在下虽不是太乙门下,却也敬仰终南前辈,长者若想欺凌太乙门下,尽可找在下。”

那女子回头奇异地望着唐宁,奇道:“居然还有人会自己找死。”怔怔望了一阵,纵身而去。

那小姑娘也回头,眼神少了嘲弄,却有几分佩服。

满地狼籍,皆是牡丹花瓣,随风飘零,唐宁长叹连连。六人出得大街,身后却有一阵马蹄声响,到了前面停下,原是三乘马。马上三位女子跳下马来,当中一位头戴帷帽,衣着小袖口胡服,便是适才那位女子,如今已改了装,另两位衣着看去应是丫鬟。那女子近前来道:“唐公子请慢行,如蒙不弃,可到舍下小坐,略表谢意。”

唐宁推辞一声,袁聪将他背一推,笑道:“去吧。”

唐宁出于客气,问起那女子府上,才知是河南尹郑权之女。

唐宁失惊道:“府上可是有位郑奇公子今在长安?”那女子也吃惊道:“正是舍弟。”原来此女正是郑奇的姊姊,其父曾任节度使,故而将郑奇入质长安,如今虽放为河南尹,但官职时有迁动,是以朝廷也不曾将郑奇放回。

唐宁这才到郑府,内里老夫人听说,赶来问东问西,心念幼子,感伤流泪。唐宁见老夫人舔犊情深,也不禁添了几分伤感。郑权只淡淡问了几句郑奇近况,托唐宁再见他时传话要他多读书、勤习武功、不忘国恩之类勉励之语,又问及唐宁出身,何时中举、何处习武等等,便不多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