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寒露落梅花 谁把江湖记(第3/15页)

众人听杨胖子道来,更兼阎峰点评,不觉对三位老道万分崇仰。袁聪的心思只在阎峰身上,自从相识之后,二人并无过多言语,袁聪原先只见阎峰武功高强、潇洒飘逸,今日方知他文武全才,更是倾倒。

那杨胖子继续道:“更令人敬佩的是这枚、竺、宋三位前辈皆是在中条山受了神仙张果的道箓,便仿刘关张三人结义桃园,结义当日便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义举来。”三位老道坐在那里,飘飘欲仙。

那杨胖子又道:“河东一时瘟疫四起,传播三县四十八村,官府束手无策,是三位前辈自天而降,赐药救人,竟无一人病死,河东父老敬若神明。更为难得的是,三位前辈从此隐居中条,清静无为,丝毫不将这浮名看在眼里。”

三位老道客气几句,阎峰道:“敝派便是久仰三位道长高名,特意相邀共倡今日之盛举,有三位道长在此主持公道,又有侠书记与华山派云阳道长门下袁姑娘等作为见证,江湖中人定是心悦诚服。”

阎峰估量着天近午时,向身边的白衣弟子打了一个手势。那白衣弟子来到台前,猛一挥手,一声鼓响,台下原本十分嘈杂,顿时静了。

那白衣弟子手持一张纸,高声读道:“骊山江湖大会开始。”猛听得一阵锣鼓之声四面传来。只见场地四方都从林中涌出一众白衣弟子击鼓敲锣。

那白衣弟子又道:“首先,感谢台上各位首倡盛会的江湖同道。”台上三位老道与剑宫弟子鼓掌相庆。

白衣弟子继续读道:“其次感谢少……”原来那纸上写着少林寺,没想到少林寺压根未来,总算那弟子见机极快,忙改口道:“华山派光临。”口气稍顿。

台上稀稀拉拉几声鼓掌,只有阎峰与几位弟子鼓掌,骆二、孟三、三位老道心道:“只有这么一个小女娃,哪能代表华山派。”是以心中迟疑,便未鼓掌。袁聪根本未想到这些礼节,端坐不动。

那白衣弟子继续读道:“再次,感谢魏博武灵门、郓州驼山派、横海盐帮、幽燕三客、漕帮……光临。”他每读一个,便停顿一下,东西二棚中便有人鼓掌相应。

白衣弟子读道:“最后,感谢台下各位江湖朋友光临。”台下便有拍手的,也有的暗骂:“他妈的,居然将老子排个最后,待会有你小子好看的。”

白衣弟子继续读道:“现在,请长安剑宫代掌门阎峰讲话。”

唐宁来到场中已有多时,东游西逛,听那些江湖人士谈论。

那聚集交谈的江湖人士或为同一门派、山寨之人,或为相知老友,谈兴正浓,见唐宁在旁倾听,便和颜悦色道:“兄台可是书记门下弟子?”唐宁便道不是,那些人便翻脸作色道:“你这小子,究竟是哪里来的,竟敢来刺探某家机密。”性情温和的尚且如此,遇到粗鲁焦躁之人怒目圆睁,似乎便要动手。唐宁只得唯唯而退。

这时只觉衣角被人轻轻一拉,唐宁扭头看时,见是一位中年客商,却不认识。那人笑道:“小哥不是江湖中人吧?”

唐宁点头,心道:“这场下两三千人,打扮各异,儒僧道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应有尽有,如何他却道我不是江湖中人?”

那人见唐宁脸显诧异之色,笑道:“我见小哥四下游逛,又非书记门下,自然是不懂江湖规矩了。来,来,来。”将唐宁拖到一处凉棚坐定,原来天气炎热,场中已搭了不少凉棚、帐篷。一些华衣少年骑骏马、擎苍鹰,呼童喝奴,结伴前来,更是凉棚、凉席、几案茶具一应俱全。

那人对唐宁笑道:“我看小哥四处倾听,虽遭人白眼不以为忤,天气炎热、汗流浃背不以为苦,我这里正有一份美差适合小哥去做,工钱优厚,不知小哥肯否?”

唐宁这才明白此人原是来找帮工,道:“这场中两三千人,藏龙卧虎,在下无一技之长,阁下如何偏要寻我?”

那人道:“我这份差事容易做得很,一不要武功,二不需文才,只需勤快肯干便可。”

唐宁道:“若是容易做,不妨让我一看。”

那人从怀中取出一叠纸来,取一张递与唐宁,唐宁看那纸上写着“保契”二字,再详细看却是诸般条款,写明某某人愿意每年若干银钱为保,若死于战事、斗杀、水火雷电诸般意外,家属可得银钱若干做补,署名除投保人外,尚有“金保门”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