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萧墙之祸(第5/8页)

“她是要讨好那些娘家人,让他们忠心不二地拥戴她的弟弟蓝绍光,完全忘记她是沐家的女主人了,单凭这一点,我就认为她不可饶恕。”

梅玉倒是没话说了,反而觉得很冤枉,他们夫妇闹家务争权,自己才是受害者,不过他也无法埋怨谁,何况,沐荣开口了:“我是逼内人太急了一点,但是我没办法,蓝绍光胆大妄为,已至明目张胆的程度,必须要操刀一割了,可是有内人鲠着,这是万万行不通的,如果我做得太绝,很可能她会用七步断魂来对付我了。”

梅玉又不知要说些什么了,沐荣却颇为伤感地道:“不管如何,总是夫妇一场,我只有在丧事中为她办得热闹一点,不过她年纪轻轻,无端暴疾而终,京中是不必去惊扰了,梅兄弟伉俪和李夫人是现成的贵宾,尚请屈驾几天,为我捧个场吧!”

这个要求在情在理,梅玉是不便拒绝,只有道:“王妃的丧礼,兄弟理应参加的,只不过不能耽搁太久,因为兄弟尚有公务在身。”

他是西南都护使,要赶到西南夷去开府,随行带有兵众随员,也不宜在此地驻扎太久。倒也是实情,沐荣也很明白地道:

“兄弟也不敢搁留太久,三朝后就大殓,七天后出殡,只烦各位停留七天!”

这个时间不长不短,以沐王府而言,王妃大丧,这么简单已经是很不平常了,再过于简陋,没有几位够身份的宾客,难免就要惹人非议了,而事实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算立刻发讣闻,再以八百里急足送出,恐怕也没几个贵宾能赶得上应酬,所以梅玉道:

“停留七天,兄弟是没问题的,无论如何也应该尽点心,只是王爷不必如此草草,大可以从容筹办的。”

沐荣道:“先君才办过大丧不到两年,为了拙荆之丧,没理由再惊动大家,何况,这次的丧事也不宜铺张,事情是瞒不过人的,内人之死,我也必须一成不易地公开诏告于亲友之前……”

“那是何必呢,事情发手于王府,外人只有我们几个人,我们不说,消息不会泄漏出去。”

“梅老弟!你想得太天真,就算我想宁息此事也不可能的,蓝绍光就在镇南关,距此不到百里,他会干休吗?所以我绝不隐瞒事实,免得他先吵出来,反显得我理亏。”

梅玉也只有长叹无语,继续行进的计划耽误了下来,好在沐王府财源充分,供应几千人的饮食没问题。

而且沐王府留下梅玉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他这五千名精兵沐王府本身将、兵十八万余,但却分散在各地,王府中有家将领兵两千,尚是担任警卫的任务,最近的帅辕所在就是镇南关,部卒五万,却是由妻弟蓝绍光率领的。

这五万兵众虽然并不全受蓝绍光节制,但至少有万余人是蓝氏的亲信子弟兵。

沐荣怕的就是这万余人,若由蓝绍光率着这万余人开过来,别处的兵员一时赴援不及,两千亲兵是挡不住的,加上梅玉的五千精兵才能一拼,来得及等到远处的援军。

事实上沐荣的顾虑还十分正确,镇南关总兵蓝绍光在第三天就率所部万人真扑帅府,打的口号是为姐复仇,一口咬定沐荣逼死了王妃,要沐荣偿命。

镇南关另外有四万人,因为没有主帅符节,不敢轻动,一时赴授不及!

虽然早有应变的计划,但是在蓝绍光未有举动之前,不便先发制人,他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应变,行动要慢上一步,所以等大军开抵王府前方二十里处,梅玉驻军的扎营处,才被梅玉所阻。

一方要借道,一方不答应,冲突立起,好在梅玉这五千战士是从禁军中抽调的精锐,个个以一当百,他们的战阵纯熟,不出去硬拼,只以长矛劲弩守住阵脚。

蓝绍光率领部属,几度力冲,始终无法突破坚锐的防线,自己倒折了两千多人。

冲突一起,沐荣就密遣急足,分赴邻近各驻军处,以紧急军符,调部属前来支援。

梅玉守了两天,沐荣的援军纷纷赶到,以优势猛扑蓝绍光,把他们杀得溃不成军。

这次沐荣是硬下了心肠,阵前下令,对蓝家军痛歼,拒不受降者,杀无赦!

不过仍然有千余人是投降的,那些人是早已跟沐荣取得联系投过来的,在阵前倒戈,里应外合,也建功不小,减少了很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