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奇珍巨宝(第5/9页)

梅玉又没作声,郑和知道他心中想法是不愿伤人,因此轻轻一叹道:“国公,你我都是奉旨行事,有进无退,而朝廷为了这第二次西征,糜费颇多,也是指望着以忽必烈藏珍来弥补,若是徒手而回,你我都负不起责任!”

他见梅玉仍不作声,于是加重语气道:“再说到藏珍的主权所属,那几家后人也不应该是得主,文廷玉的先人已经将它献给了朝廷,且曾受了封赏,他们霸占了此间,又设下陷阱,意图陷害官军,显非善类。”

梅玉终于叹了口气道:“这个官真是做不得的,简直无法分清是非善恶,还不如当我的江湖人要好些。”

郑和道:“国公说的是,只可惜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是十之八九,你无意于富贵,但是为了圣光寺,就得勉强做下去,取藏珍的事也一样,有时不得不硬着头皮干下去,好在咱家也可以向国公保证一点,咱家出来只为做事,却不是为了富贵,咱家身为内监,富贵是无缘分的,撑不着也饿不了,因此多少还可以凭着一点良心做事,丧尽天良的事咱家不会做,在道理上站不住脚的事,咱家也不会做……”

梅玉只有一叹道:“郑公说的是,也只能如此想了。”

洪天保对火药的确熟悉,他把从村屋中取出来的火药,连接好引线,再加上一批自己带来的,四下分布在林中,点上了引线,轰轰一阵引爆,但听得一阵山崩地裂,整个林子似乎都翻了个身。

这一炸并没有把躲藏的人炸得现形,但是却把棘林变了形,使得那些通道都阻塞了起来,外面的人都无法进入了。

洪天保很善于控制爆炸,他留下了一条通路,就是他们进来时的那一条,只是用一些微量的炸药将通道拓宽了,而且还将旁边的一些通道封死。

这是为了杜绝原来住在村中的人前来骚扰,严密布防之后,他们才开始再度前往宝库的地方去勘察。

等他们爬往洞口一看时,却意外发现山腹中只有棱形的碎石成叠,那一片小湖似的水却不见。

梅玉道:“那片水哪里去了?”

洪天保道:“我们炸塞密林时,一定震裂了地底,这个地方地势本来就高,地底有了缝,水就流走了。”

这解释非常合理,但梅玉却有了新的顾虑道:“如果藏珍也在地缝中被水流失了,我们岂不惨了!”

这一说,大家都担起了心事,郑和最后道:“真要如此,我们也只有认命了,反正只要我们尽了心力,皇上也不能硬说我们的不是……”

军中人手充足,一两天内,就把支架搭好了,系上滑车,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往上启运,石块弃在山下的平地上。又堆叠成一座座的小山,终于在第七天头上,现出一线曙光,他们没有找到宝藏,不过却找到了一扇石门,门中浮雕着一个张口咆哮的虎头。石门是连在石壁上的,被重重碎石埋了起来。

梅玉他们是带了巧匠,靠着机械的帮助,还有两万余名的丁壮日夜不停地赶工,而且更因为运气好,一阵爆炸将山腹中积水由地缝中泄去,否则一般人要想发现这道石门,倒的确是不容易的。

何况要打开这道石门,还得要有钥匙,梅玉是有钥匙的,他取出了虎头钥匙,投人了虎口之中,依照指示,自有而左转了七转,然后缓缓地推开了石门,但见门后又是一道通道,高约丈许,地上都有尺来深的一种黑色液体,又浓又稠,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

郑和倒是识货的,他上一次来到西洋群岛,即已发现有些岛国的河流上,就浮出这种黑油,点火能燃,水浇不熄,据说在西域边疆的沙漠塞外,也有这种石煤油的泄出,为当地上人用作燃料。

想不到这个地方也会有这种石煤油的出现,而且在地底溢出,形成尺来许的一道浅流,滚滚向前流去,为数极丰。

郑和连忙叫人将火把等熄灭了,因为这种黑油所蒸发出来的油气也是遇火即燃的,十分危险。

熄火之后,洞中暗无天日。这倒难不住人,郑和吩咐在山腹中远离黑油之处,燃起火炉再以铜镜聚光,辗转映照,把光亮传进洞中,这个方法幸得他在宫中才能知晓,那是太祖有位常贵妃,娇柔多姿,颇得太祖宠喜,她生来多病,尤其是喉头有毛病,闻不得火气,否则便要猛咳不止,是以她的居寝宫中,不得燃炬照燎,甚至于小小的烛火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