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祸隐南疆(第7/8页)

不过,这都是与李至善的策略冲突的,李至善是采取以夷制夷的手段,认为圣光寺只要抓住一批领导人就行了,至于这些人如何去对待夷民,圣光寺不必去干预。

方天杰要整掉的人,都是李至善的手下和心腹,于是就形成了双方在权力上的冲突。

这使建文帝很痛苦,也很烦心,他心中是支持方天杰的,但有时,他不得不帮着压着方天杰一点,因为整个南疆是李至善一手经营的,整个天南全是他的势力,方天杰他们要跟李至善争权是太傻了。

方天杰傻在要讲道理,他当然也占住了理,但为政之道不能光是讲理的,势比人强进,理是压不住人的。

建文帝是有苦难言,他又没法子明白地告诉方天杰,他在南疆的地位不是至尊至上的,有时必须要买李至善的账,李至善聪明的是把女儿嫁给了建文帝。

他是建文帝的岳父,有时干脆动用到长辈的架子来告诉建文帝该怎么做。

当然,他只是个权臣,还不至于成为如曹操一样的杰臣,在表面上,他还维持着适度的尊敬,但也只是表面上而已,遇有重大事故时,他的决定却是不容更改的。

这中间最苦的人是李珠,她必须周旋在老父与丈夫之间,也必须经常地去抚慰方天杰,免得这个忠心的弟兄离心而去,她明白建文帝不是一个可以受摆布的人,如果李至善太过分地逼走了方天杰,那就是导致翁婿破裂的时候,因为建文帝是会把友情置于利害之上的。

计全把情况与消息传到了中原,梅玉认为很严重而不能再等待了,他必须要到南疆去一趟。

行前,他当然也把情况转告了郑文龙,郑文龙立刻到九江来私下见到他,展开了密谈。

“侯爷,家叔对天南的情形很了解,也很为逊皇帝难过,他在那边仍然要受到权臣的欺凌。”

梅玉淡然一笑道:“我了解到李至善那个人,欺凌大哥是不敢的,只不过他是搞密探出身的,懂得掌握情势,经常以情势来迫人,使大哥不得不听从他的话而已。”

郑文龙叹道:“家叔说的就是这一点,逊皇帝在中原就是迫于情势才放弃天下的,但是到了天南,仍然要受到情势所拘,使家叔也感到愧对泉下的太祖皇帝。”

梅玉道:“这个……总监想得太多了,也扯不到这么多,更与太祖皇帝无关。”

郑文龙道:“不,家叔也曾答应过太祖皇帝,要照应逊皇帝的,虽然家叔不是受托最重的人,但家叔总是耿耿于怀,想要为逊皇帝尽一份心的。”

顿了顿,梅玉又道:“我请郑大人来也是为了这件事,我准备上南疆去,我也知道郑大人有一批人在李至善那儿,最好请郑大人能先打个招呼,到时给我一点帮助。”

郑文龙忙道:“侯爷准备怎么做?”

“李至善管的事情太多了,我准备去叫他歇歇手,少管点闲事。”

郑文龙叹道:“侯爷,恐怕事情不是这么容易,李至善的手下固然有一些是下官的人,但更多的是谷王的人,下官的命令也下达不到那儿。”

“什么!谷王的人挤进那个圈子里做什么?”

“控制李至善,控制南疆,进一步去逼逊皇帝交出传国玉玺来,假如真能做到这一点,倒是大功一件,家叔的优势恐怕真会被他们取代了。”

“李至善难道也甘心让谷王的人进人南疆!”

“他根本不知道,那要怪方天杰逼他太凶了一点,方天杰带了一批人去,那批江湖人在南疆对他很不客气,拔掉了不少他的手下爪牙,他没办法,也只有弄一批江湖人去抵制方天杰,谷王的人就这么进去了。”

梅玉一呆,道:“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我要赶快上南疆去处理一下。”

郑文龙道:“侯爷到南疆去,对那边的情势只要委曲求全应付一下,家叔自然会去扫荡的。”

“什么,令叔自己要到南疆去?”

“是的,恐怕非去一趟不行了,明年是兴西南各夷邦交换国书之期,势必用到传国玉玺不可,今上已经放下了话,他要各人加紧追出玉玺的下落,否则……”

“否则他要如何呢?”

“他只有采取最后的决策,取得逊皇帝的首级,遍示朝中群臣,然后更换传国王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