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隐龙山庄(第3/8页)

根据这些特征,他又向当地的朋友打听了一下,居然探出了于三这个人的来历。

于三的本名就叫于三,却有个极为响亮的外号——九指神龙,是嘉陵老龙王龙在田手下的四大飞龙之一。

另一个腮帮上长痣的仁兄也问到了——出水飞龙林猛,也是老龙王手下的四大飞龙之一。

老龙王手下的两大飞龙都沾上了边儿,毫无疑问,这一笔镖货是老龙王下的手。

老龙王龙在田,原来是长江水寨的总瓢把子,六十岁金盆洗手,当众封剑归隐,才退出绿林生涯,隐居在嘉陵江畔的隐龙山庄。

龙在田虽然退出了江湖,可是他旧日的势力仍在,依然是川中首屈一指的武林大豪,他的隐龙庄上人口简单,只有老妻和一子一女四口之家,可是他旧日的一批老弟兄却有上百人住在一起,逢年过节,各处山寨堂口仍然是送上一笔厚礼,礼数上不敢稍懈,日子过得逍遥而神气。

他的儿子龙锦涛倒真是脱离了江湖,在汉阳做将军,统领水师,官拜三品,龙老太爷也是为了儿子的前程才退出江湖的。

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会下手劫了广源的镖,实在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事。

姚秀姑将所有的线索归纳了一下,皱着眉头道:“龙老儿下手这批漂货,绝非为了劫镖,广源镖局跟长江水寨一向关系极佳,龙老儿跟姚家的先人还有很深的交情,我还是他的子侄辈,他说什么也不该找我这个小辈的麻烦。”

梅玉轻叹了一声:“假如他有个做将军的儿子,而他对儿子的前途又非常重视的话,他就不在乎找任何人的麻烦了,我相信这还是司太极在后面捣的鬼。”

姚秀姑顿了一顿道:“假如是司太极,事情倒好办,我们干脆不去理会,继续放舟东下,我相信老龙王自己会把镖给我送来的,他并不是真心想劫我们的镖。”

梅玉道:“老龙王真会送回来吗?”

“当然我还要做点事,托人转封信给他,向他问候一下,请他对我这个做晚辈的多加爱护,不提镖货的事,然而他心中却会明白,自然会不着痕迹地把东西送回来!”

“假如他还是装糊涂呢?”

姚秀姑道:“他不敢的,因为我已经给他一个台阶下了,他如果装糊涂,就别想再过安静的日子,我可以联络江湖上的力量,吵得他永无安身之日。”

梅玉一叹道:“这本来是最好的办法,只是我们却不能这么做,我们必须到隐龙庄去向他讨镖。”

“为什么,他不着痕迹,没有留下名号,也没有惊动人劫走了镖,原就是留下了准备还镖的退路!”

“但他这么做,总有一个目的,那又是什么呢?”;“这当然是有目的的,他要我们去找他谈条件,如果是司太极在背后指使,自然还是那句老话,他要我们交出沐王爷的密函。”

梅玉道:“假如我们真有密函,现在一定是急着把密函送到皇帝那儿去,不去理会劫镖的事,但我们身上没有密函,却犯不上背黑锅,所以我们应该像一个真正镖客的反应,镖丢了就找镖。”

王道本点头道:“小侯的话很对,司太极也弄不准我们身上有没有密函,这么做恐怕还是一种试探,我们倒是直接去找老龙王讨镖去才是正途。”

姚秀姑一叹道:“我也知道应该去讨镖,可是这一来,就会把事情闹大了。”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是老龙王自己欠考虑,我们站在理上,哪儿都说得过去。”

姚秀姑没有王道本那么大的火气,但她也知道不可能息事宁人了,何况,镇南王虽没有密函,但建文皇帝的确是藏在镖局中,最好别引起官家的疑心,否则麻烦之大是难以想像的。

隐龙庄是在巴陵,他们已经走过了,现在却必须折回去,为求快捷,他们吩咐船还在原地等候,大部分的人手也留下,买了四匹马,飞骑急赶,直放巴陵。

两天时间赶到了地头,却已经晚了,他们找了间旅馆住下,也做一些准备工作,第二天清早,他们就整装向隐龙庄出发。

到了庄门前,只看门禁森严的样子,姚秀姑已经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误,的确是老龙王下了手。

王道本照江湖规矩上前投了名帖,在门口略等了一下,里面才叫请,出来了一个人把他们领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