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8/27页)
卢闰英脸上已现怨色,李益接着又以相反的口吻说道:“可是现在,那怕叫我在长安市上向人叩头乞讨,我也要把这一百万钱凑足……那完全是为了你的缘故,为了得到你这样一个玉人为伴,任何委屈都是值得的!”H李益不愧为调情圣手,对卢闰英这样一个情窦初开,未曾涉世。而又早已对他锺情的女孩子,实在太容易了,轻描淡写几句话,已经把卢闰英整个地俘虏了。
如果是一个对李益有深刻了解的人。一定会知道李益那句话中的诚意少得可怜,因为李益是个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能使他放弃自己的原则,可是卢闰英却完全地相信了。
因为李益在说话时的态度是那样的庄重,没有一个人能不信,老练如鲍十一娘,也没能逃脱这一种深情的诱惑,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少女呢?
李益的天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对女人方面,他尤其懂得个中之味。
要征服一个女人的心,不需要太多的甜言蜜语,只要适可而止的几句话就行了,而且是最通俗的话。
重要的不是那些话。而是表达这些话的技巧!
要赞美一个女人,那怕曹子健为洛神赋的才力,搜尽一切美丽的词藻,还不如用真诚的态度,说一句:“你使我倾倒!”更来得有力些。
卢闰英长得很美,那是一个众所公认的事实,因此李益不去赞美她的姿色,不去夸赞她的聪明,这些话,或许早就有人说过了,因此他只用最平凡的一句话。正经地,虔庄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那就很够了。
卢闰英的眼眶红了,很显然地,李益的那句表白已经震动了她的芳心。
默然片刻,她才低声道:“表哥!你还是没有告诉我,那笔钱是那儿来的?”
“你一定要知道吗?”
“不是我,而是我爹,他是个很精明的人,一定会追究的,因为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他也是个很谨慎的人。”
李益笑了:“你是不是怕我从那儿挪借的?”
“不是我怕,是爹会这么想,我之所以把珠串留给姨母,就是让爹不会查到完全是你去挪借。”
她很细心。唯恐伤及李益的自尊心。但她的顾虑却很正确,知道有千万的妆奁可收回,谁都肯借出这百万来给李益作为聘礼的,但这样的来源,一定不会取得她父亲的同意,而答允这门亲事的。
李益笑笑道:“钱是我自己赚来妁,就在长安到姑臧这一路上赚的!”
“赚的?能赚这么多?”
“是的,别忘了我是个名士,李十郎的文名早已轰动了长安,传遍天下,而且又是少年新贵,科场得意,在许多人心目中,这是个很了不起的衔头,一书一字一诗,到了他们手里都视同拱壁,就这么一路挥挥笔,居然满载而归。”
卢闰英的眼中亮起了光采:“名士能这么值钱?”
“当然了,这也是名士可贵之处,因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成为名士的,而且名士还有真假之分,浪得虚名者,比比皆是,真才实学的就如凤毛麟角了,我这名士却是货真价实的!”
卢闰英显得异常兴奋,目光中充满了尊敬,笑笑道:“难怪青莲学士能作豪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原来名士赚钱这么容易。”
李益笑道:“名士赚钱容易,但名士得来不易,古今诗人千万,能如青莲有几人?李白之前皆寂寞,李白之后无李白,他可以说千金尽散还复来,别人却不行了。”
卢闰英笑道:“为什么?”
李益道:“因为别人不像他这么倒霉,失欢于群小后放逐在外,却又受永玉之累,谪放夜郎,嗜酒若命,迭逢坎坷,别的人一半是敬他的才,一半则是同情他的命,当然多少要周济他一点,钱来得容易,花得痛快,益增他的狂态,却也更洗炼他的诗才,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今人以为这是他的豪情,其实却是长歌当哭的悲哀,欲哭无泪的悲啸而已!”
“这又是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