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3/24页)
霍小玉轻叹道:“说得倒简单,举家远迁,总不能拔腿就走!亲朋那儿,总要去辞行的。”
李益苦笑道:“小玉!你别想得太多了。我祗是出去转一转,并不是去赴远任,因为我最后的目的还是在长安,我是文官,兵镇节度使无份,要想发展,只有做京官,这仄!卒就职的原因不足为外人道,放的也不会是个好缺,没什么值得告诉人的,说得不好听一点,我是去避祸,拿到任令文牒,最好是悄悄地上路,谁都不通知!也许很多人还以为我在走霉运,避之唯恐不及,你还指望他们在十里长亭,列队设宴相送不成!”
霍小玉叹了口气道:“十郎,我并不是爱慕荣利,但是我总觉得这种离开的方式,对你太过于委屈了。”
李益微笑道:“不错!假如我真是如此凄凉地就道,那的确是太委屈了,可是我展望于未来,而且是不久的未来,等我应召回京时,你看看那些人吧,十里长亭外,搭棚子相迎的盛况可以想见的,那才真是扬眉吐气的时候!”
霍小玉道:“娘那里总该去一趟吧!”
“那是当然的,终南离这儿并不远,一辆车子,两天来回,并不是件麻烦事。”
“我兄姊那里呢,是否要去一次?”
李益立刻道:“千万不可,我倒不是因为他们失势待罪,怕沾着他们,而是这一去,一定会说起我为什么要仓卒就任,真正的原因不能说,编个理由也无法令人相信。”
霍小玉道:“真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会说出去的,大母过世了,我姊姊他们对我感到很惭愧,而且都寄望你将来能照顾他们一下。”
“将来我有办法的时候,我会为他们洗脱的,只是现在,绝不能去向他们辞行。今天我去拜望东宫,恐怕很难瞒得过人,因为太子是喜欢夸耀的人,那一次水仙盛会,他一定会如法炮制,来款宴一下不知情的人,加上长安人好事夸饰的风气,很快的,这就会传为一个新闻。长安天子多风流,隋炀帝杨广携美夜戏,制清夜游词,及今还脍炙人口,传为美谈,大唐天子好风流却无人能及此等豪情逸兴,每引以为憾!”
霍小玉道:“这是荒佚祸国的先征,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要争胜也不在这上头。”
李益笑道:“这是一般臣民的想法,也是冬烘学究的想法,当皇帝的人心里却是另一种念头,树碑记武功,传语说升平,这是帝王之业,汉宫飞燕掌中舞,后世无人能过之,玄宗皇帝乃以骊山华清温泉,洗太真凝脂,是瘦虽不及而以肥胜之,做皇帝的人,总是想要有一两样举措能直追前人的,何况这位东宫殿下又是不甘寂寞的人!”
霍小玉道:“那跟我去辞行又有什么关系?”
李益道:“东宫把水仙之饮多款待几次客人,事情就会腾传开来,这就是我急急要走的原因,我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关照过郭威,万一劝阻不了太子重开水仙夜宴,就千万压住点,别堆在我头上,算是太子自己的首创……”
霍小玉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李益笑道:“宫中多少轶事都传了出来,这件事又怎能瞒得了人呢,将来很可能会有两种传说并行,但到了你那几位姊姊的口中,一定会绘声绘形,极力往我头上推,跟着把我是为了躲避太子亲近的事也传了出来,那就不太妙了!”
霍小玉一笑道:“不去就不去吧,那也不值得如此紧张,我也祗是说说而已。”
李益道:“军国朝廷大事,不得语之妻妾,为本朝臣律之重款,原因无他,就是为了妇人之口难以守秘。”
霍小玉道:“这一说你把我也算在里面了?”
李益笑笑道:“你的毛病就是胸无城府,心里面藏不住一点东西,你的姊姊们又都是厉害的,保密的本事没有,挖秘密的本事却是天下第一等,等你们姊妹在一起密谈两个时辰,原原本本,完全都被她们挖走了。在这方面,你实在不如浣纱,她说不开口,就硬能半点口风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