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第14/16页)

李益把今年秋选的情形说了,李翔点头道:“十郎!你这个决定很对,因你是正科出身,文名着盛,人情关节门路都很通,大可以等候一个优缺再放,这是万万不能马虎的。我就是吃了这个亏,求官心切,把全部的资财都投了进去,实在等不下去了,草草地就了这个缺,一混十几年,依然故我,当时毫无寸进,看来是要终老是位。”

李益笑道:“叔叔这个位子已经很不错了,江南为鱼米之乡,物富民阜,至少不会吃苦。”

他的话说得含蓄,李翔自然也懂了,讪然一笑道:“也唯有这一点贪图,将来解官归去时,能不致两袖清风,依人作嫁而已,前程是不必望了。”

稍谈了一下,李益才开始话入正题,把这次的来意说明白了,李翔很热心地道:“十郎!到底是你们年轻人,会动脑筋,我在这儿多年了,竟没想到这一层上去。”

李益道:“天宝乱后,战争一拖几年,早也没有用,还是这几年才定了下来,侄儿才想试试看,也不知行不行,假如有利可图,叔叔在这边,侄儿在京师,两边费点心,必然可以做开来。”

李翔道:“这边没问题,我叫个精明点的人陪你到各处去走走,只是有一层关碍,廷律禁止官宦居商,我可不能正面出头为你张罗。”

李益笑道:“这个侄儿清楚,第一次只是小试,侄儿早已想到个好藉口,就说货品是为几家大宅第代办的。”

李翔道:“这倒可以一为,不过精工织品,都是乡间一些小康人家藉以谋生之产,价格上可以稍杀,却不能赊欠,因为他们要指着这个过日子。”

李益道:“那当然,这不能做开来明收,连价格都不必克减他们的,宁可比商家的收价略高,才能使他们不张扬出去,钱也是立刻付现。”

李翔道:“十郎!你带了钱来吗?”

李益道:“带了十万钱。”

李翔微愕道:“都是你自己的?”

李益道:“当然,这种事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李翔顿了一顿才道:“十郎!我听说你在长安挥霍得很厉害,有时一掷万金……”

李益忙道:“刚到长安时,不谙吏情,总得应酬一下,花费是难免的,但也没有那么豪法。”

李翔道:“我想也不会的,必是传言失实。”

李益神色微动道:“叔叔听到些什么?”

李翔叹口气道:“十郎!我们一家人,所以我方以实话实说,传言说你流连娼寮藏娇金屋……”

李益苦笑道:“这是从何说起,侄儿的家境也不允许如此,叔叔应该比谁都清楚。”

李翔道:“我当然清楚,不过传话的也是族人……”

李益只有一叹道:“长安是个是非最多的地方。”

李翔道:“这我清楚,你少年科场得意,文采风流,自不免遭忌,不过你也要注意一下,流言可伤人于无形。”

李益心中一惊,假如话已经传到姑苏,那也一定会傅到姑臧本邑,真不知道人家会对自己如何编派呢。

但是他也知道李翔这个人热衷荣利,所以还是把霍小玉的事,详详细细地说了。

李翔听了十分起劲,连忙道:“假如能够使霍王府追认,这倒是一个有力的靠山!”

李益道:“侄儿也是这个打算,新王与侄儿还有点交情,只是王妃在作梗,等过几年王太妃过世后再找人疏通一下,这事大有可为,目前只好等着。”

李翔道:“那就好,你带来的十万钱也是霍家的了?”

李益道:“是的!侄儿既不想用她的钱,却又必须在长安再等一年,才想出这个办法来。”

李翔道:“钱的来源没问题,我就可以帮忙了……”

说完,自己也觉得不妥,忙又加以解释道:“十郎,外官不比京官,一点错都不能犯,如果被人告上一状,先褫了现职,即使能洗刷清白,也很难官复原职了。”

李益只得笑笑道:“侄儿很明白。”

李翔想想道:“十万钱办货,到了京师。至少能赚个对半利,如果不太浪费,支持个一年半载,也应该够了!”

李益苦笑道:“长安居,大不易,何况还要准备打点来年的秋选的花费,以侄儿的估计,至少也要三十之数。”

李翔道:“那就得本钱丰足一点,十郎,如果少个两三万,我还可以为你凑一凑,太多了就没办法了,我在这儿,只是个副史,只能分润主官的一点余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