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第22/24页)

“富贵荣华对你这么重要吗?”

李益正色道:“是的!因为我不是一个安于寂寞,满足于温饱的人,像我刚才所说的春郊试马,是要钱的,秋夜扑萤是要闲情的,如果没有钱,没有闲,屋漏愁雨久,被单恐夜长,那还有心情去想到享乐?纵有你如此佳人,冻得瑟瑟发抖,饿得面有菜色,也美不起来了。”

霍小玉深叹了一口气:“你把人生弄得太复杂了。”

李益笑道:“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的,因为你不经世故,才认为简单,今天在村店里,你也觉得食物粗糙,难以下咽,因此你也领略到贫穷的滋味并不好受。”

“可是今天晚上的菜肴就很可口,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呀,享受不一定就要富贵。”

李益苦笑着叹了一声:“你还是没明白,你觉得今天晚上的菜可口,是因为你饿了一天,如果你饿了两天,村店里的食物,你会觉得更可口。饥者易为食。古人早就说过这个道理了,但我们总不能为了要使糟糠变为可口,经常饿两天吃一顿吧?”

霍小玉终于笑了:“什么话到你嘴里都有道理了。”

李益也笑道:“其实你根本不必操这个心,有我在,你不会吃苦的。”

霍小玉娇慵地躺在他怀中道:“是的!国计民生,飞黄腾达,那些事原不必要我操心。

你是个有主见的人,你知道如何处理的,我只要使你愉快就够了。”

李益笑道:“快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

霍小玉闭上了眼,忽然道:“对了!我们一路行来,怎么没碰见娘她们呢?”

李益道:“她们走得早,也许已经上山去了,我问过店家,叫店家去打听一下,这儿共有两家大客栈,另一家也没有,因此,我想他们一定先上山去了。”

“会不会歇在别的小客栈里?”

“我想不会,娘也不是能吃苦的人,她也不必省钱。”

李益的猜测大部份是对的,只有一点错了。

他们第二天赶到了终南山上的白衣庵,郑净持坐来的车子确是昨夜就上了山,江姥姥陪她在山上住了一宿,赶车的谢老汉则是歇在山下农家的。

李益的猜测到这儿全是对的。

错的是他说郑净持不能吃苦的话,他们到达白衣庵时,郑净持正在菜圃哀摘菜,跟她在一起约有许多中年妇人,郑净持已经换上了跟她们同样的粗布衣服,工作得十分起劲,如果不是江姥姥带着指点,简直认不出来了。

只有一天,谁也不相信她有这么大的转变。因此两个年轻人都怔住了。

郑净持见到他们,流露出一个十分欣慰的微笑:“你们来得正好,我正想请姥姥回去告诉你们一声,我想不回去了,姥姥不答应,说是怕对你们无法交代,你们自己来了,就可以把话说清楚了。”

霍小玉连忙道:“你不回去了?”

郑净持道:“是的,这是我一直向往的生活,你看我现在多么高兴!”

霍小玉看得出母亲的高兴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矫揉的做作,因为她一直在笑着。

以前郑净持不是没笑过,但笑得很短暂,大部份是被平静与忧虑所笼罩着。

李益顿了一顿道:“娘!你真的习惯这种生活吗?”

郑净持道:“当然习惯,一踏进门,我就知道这是我所梦想的归宿,这儿的环境,这儿的人,一切都太美好了。”

他们在谈话,旁边在工作的妇人连望都不望一下,似乎每个人都认为天地间只有自己是存在的。

霍小玉道:“娘!你就是不回去,也该先回家一趟,把你的东西清理一下……”

郑净持道:“傻丫头。你看看我这身衣服,再看看那些人,家里的东西那一是我需要的?”

转头向李益道:“我那十万钱本来是要捐赠给庙里的,可是主持师太拒绝接受,她说这里不需要钱。她为了清修,在这儿盖了四十间屋子,不准备扩大,我刚好是补了最后一个缺,庙产足可维持四十个人的生活,那笔钱根本用不着,我已经分配好了。”

“桂子跟浣纱各得三万,浣纱的一份由你们收着,她跟玉儿投缘,十郎收在身边吧,桂子的那一份给她,叫她回家住去吧,她的家在十一娘邻近,十一娘知道的,家里还有兄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