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第6/11页)
芙蓉道:“那恐怕是田国丈的家里,他是崇帧岳父,倚势专事搜括,兵危时,崇帧诏令大臣捐资助晌,他还哭穷装贫,一毛不拔,城破时,别人都跑了,他就是舍不得搜括来的这些东西,留而不去,结果死于乱军,前平西王吴三桂在他家中为客,得赠姬陈圆圆,也是求吴三桂保全他的家产的,吴三桂降清,引兵入关,逐走李自成后,还找过这块玉,因为他听陈圆圆说过,想不到却是这样流落到伯母的家中去了。”
白纫珠笑笑道:“那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找听了这块玉的来历后,就不太喜欢它。”
纪小如道:““这么说来,它是罕世奇珍,珠姐,你倒是不该轻易送人,将来留给后人。”
白纫珠道:“绝不,象以齿而祸身,把这种东西传给子孙,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它本身充满了血腥。”
纪小如道:“我们家的子孙,还怕人不成。”
白纫珠道:“不管你们的想法如何,我若有了孩子,绝不让他学武,也不求他飞黄腾达,连书都不必念,识得几个字,平平凡凡的过一辈子。”
纪小如不解道:‘这是为什么呢!
白纫珠妆容道:‘你,我,蓉姐,我们若不会学武,就不会有这些麻烦,杜大哥如果不会武功、又何至于终日涉险,我们白家这辈子都是被武功坑了。”
这番话别具深意,两个女孩子都沉默了。
芙蓉一叹道:“珠妹的想法是对的,不过若不是武功,就不会及我们凑到一块儿去,只是我也不希望我的后人子女有我们这种遭遇,小如!你的意思如何?”
纪小如道:“我不同意,我以为人活着,不是为了要活下去,而是为了要永远地活下去。”
芙蓉笑道:“如妹,这是怎么个说法呢?”
纪小如道:“人生一世,草长一秋,有的人活了一百岁,最后仍不免一死,有的人在世之日,不过才二三十年,却仍然活在后人的心中。”
芙蓉一笑道:“我倒没有想到你的功名心这么重。”
纪小如道:“不是为功,也不是为了求名,是以了杜大哥的感情,我同他为什么要闯江湖,既然入了江湖,又为什么要装成那付德性,提起笑面追魂,天下无人不摇头,他身上若不带剑,却没人认识他是杜云青,他的回答使我很感动。”
芙蓉忙道:“他是怎么说的了”
“他说剑是他的生命,平凡是他的本色。”
芙蓉道:‘这句话太深奥了,你恐怕不懂吧?”
纪小如点点头道:“是的,当时我怔住了,要他解释清,他说他原是个平凡的人,但是上天断然给了他这份偶合,让他练了这一身武功,也就是给了他一份责任,总要做点什么,才对起上天的赋予,也必须给世人留下点什么才能对得起他自己,所以他仗剑行江湖,但又不愿意把自己的本色也沉在江湖里因此他一面行侠,一面掩藏自己,他要把剑留给江湖使之成为不灭然而又要保存他的本来,所以他要使他的剑为一个人知,但又要使他的人被每个人都忘了。”
“这怎么可能呢,剑以人传,人以剑名,这是分不开的,因为剑是呆的,人是活的。”
‘呆物才能不朽,活人却一定会死,使剑成名则名,兴剑俱不朽,人要平凡,才能不随剑而传,前一段岁月,他的确是成功了,他把人与剑分为两个境界,他的新月剑代表着笑面追魂,他的人则平凡,可是现在——”
芙蓉笑道:“现在他的人已经超出他的剑了,这是他伟大的地方,剑的成就超过人,比比皆是,而人的成就超过了剑,古来并没有几个,如荆柯秦庭一击。”
白纫珠道:“那是因为他行刺的对象是个皇帝。”
芙蓉道:“不然,秦始皇受过很多次的狙击,但那些刺客没有一个比得上荆柯,那是因气质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价值不同,像博浪沙中,椎击秦王的是一个大力上,可是后世人提起这件事,想到的一定是张子房,博浪之椎不朽,是珠妹刚才说的剑不朽,器传而人不得,博浪之击,张良没有行刺,却一样的得以传者不朽,这是人的价值,现在杜云青三个字的意义,已经超过了笑面追魂,这不是他的剑造成的。”
白纫珠笑了起来道:“蓉姐,你们把问题弄得那么深奥干嘛,简单地说一句,我们姐妹三个人,尊敬壮大哥,爱杜大哥,嫁杜大哥不是为他的剑,而是为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