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6/9页)

杜云青道:“那是把动作早就演练好了的,刀来弯腰,格到翻身,随着锣鼓点子走步子,时间拿捏得准就行了,可是这情形不同。”

“怎么不同,他们是一个门里出来的,招式变化,早已娴熟于胸,如何应付,也是早已深知了的,所以才会如此紧凑,换了个对手,就不是那回事了。”

徐明恍然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可真把我给唬住了,我想,要是玉龙寺中的人,个个都有如此造诣,那我们跟他们,还有什么可争的。”

杜云青却凝重地道:“不过这些剑式变化,仍是精辟万分,换了个不清楚的人,应付还是很难的。”

徐明忙道:“就是啊,我看他们出手攻势,招招凌厉不说,尤其是转身变招,简直令人无法想像。”

杜云青笑道:“这是一套障眼法,徐兄被他们的剑上变化引住了,才忽略了一件事,也就是所谓玉龙剑式的精妙之所在。”

徐明脸色微红道:“杜爷,我对剑术的造诣自然是比不上你,你快指点一下,精妙何在?”

杜云青道:“徐兄可是为他们出手之精巧迅速感到不解,以为那是不可能的。”

“是的,的确费解,我只见他们出招,没见他们收招,实在不明白,他们是如何行动的。”

杜云青笑道:“所谓招式乃是指一个行动发出.完成全部的变化后,才能称之一招,如果一剑有三种变化,谓之一剑三式,四种变化,则是一招四式,但这也不是没有极限的,则一招九式,已是绝顶了。”

徐明道:“这个胖子知道,所以才感不解,他们进行了几近百招,却都是有发无收,一气呵成,难道是一招的变化还没有完吗?”

杜云青笑道:”徐兄已经说得差不多了。”

徐明道:“杜爷别开玩笑了,我只是根据你的举例,提出了疑问。”

杜云青道:“但徐兄所提的问题,恰好就扣住了重点,他们所施的剑法,最多也只是一招三式,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他们到现在仍只是一招延展。”

徐明又是一怔道:“杜爷,您别开胖子的玩笑好不好?你既然说了一招最多三式,却又说他们这一百来手,都是一招的延展,胖子不是得道的高僧,听不懂你的禅机。”

杜云青庄重地道:“别看他们的手,得看他们的脚.”

“看脚,那有什么好看的?”

徐明口中这么说,眼睛却果然扫向地下,这一看,果然给他看出好看之处。

三个人,六只脚望似对立,实际上却有一定的规矩,转来转去,不见一点紊乱。更奇怪的是六只脚的行动没停也从没有走出过一定的范围,而且还是维持一个正方形的规格内。

杜云青又低声道:徐兄看出端倪来了没有?

徐明道:“看出来了,他们都在踩着九宫步法,用以配合他们的行动,实际上他们三个人的脚步,也都在同一个范围内转着走动。而敌对的双方,脚下也像是配合着一定的规矩,相互遵守着,所以才不会乱,这边的脚一提起,要踩的位置是对方所占地,眼看就要冲突了,可是脚踏下去的时候,对方恰好提脚移开,所以从来不会碰上。”

杜云青笑道:‘现在徐兄该懂了,所谓玉龙剑法,不过是用剑法加上九宫步法而已。”

即使如此详推细释,徐明还是不十分明白:“杜爷,你说他们的剑法上一招的延展,这又是怎么说?请你再加以指示一番。”

杜云青道:“他们的剑法主要在配合步法,每次出剑,都是以脚步会缩短距离的移动的,你看这一刺好了,对方远在五尺外,回射出剑刺出即可。但是孙仲达的手臂并没有刺出去,他仍是保持曲肘的姿态,剑点却已抵达所要到的位置,那是以移动脚步够上去的,再看玄真子、”

徐明看看玄真子,他对刺来的一剑,被臂掠开了,可是他如要反击,必须挥剑撩出去,但是玄真子的剑也没有外撩,只是用脚右跨两步,剑锋已经切向孙仲达,也是以身形的移动来达到这个目的。

疑问总算找到了答案,玉龙剑式的重点不在手而在脚下,他们的手始终只作极限的活动。姿势绝不放足,形式也不会用老,却以迅速移位来达到攻敌的目的,因此他们封式中只有发出去的动作,没有收回的动作,却一样能够进退自如,攻守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