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第3/31页)

才到厅堂门口,里面已经传出了丝竹之声,济济一堂,可真够热闹的。丁碗卿一身罗绮,满头珠翠,像只孔雀似的迎了上来,而且亲热地嚷道:“两位妹子来得真好,快帮我招呼一下,里面都是熟客……”

李么儿的年纪比丁婉卿大一岁,但是在人前,她却瞒去了三五岁,丁婉卿跟李么儿是差不多在长沙落籍的,自然很清楚,但从没拆穿过,而且一直叫她妹子。

这使得李么儿很感激。但丁婉卿似乎用不着在年岁上去跟人竞争。郑湘湘比她们小得多,可是跟丁婉卿在风度仪态上一比,仍然有着自惭形秽的感觉。

丁婉卿挽看她们的手,把她们往里让,李么儿低声道:“婉姐,听说你今天是脱籍的大喜日子!”

“可不是吗?风尘里打滚了大半辈子,我可实在累了,早就想歇下来喘口气儿,可是就一直请不准,好不容易这次求得了何大人的恩准,总算是松了口气,往后这儿,全要靠你们这些好姊妹们多帮衬了。”

这话使她们又不懂了,平康里中的娼友们所谓帮衬,无非是客人们面前推荐一番,这在新设籍的雏儿们是非常重要的,除非是有着特殊的条件以广招徕,否则就得靠先进前辈们多加吹嘘提携,慢慢地让大家知道。

丁婉卿在圈子里已经大红大紫了,只有她带挚别人的份儿,用不着人家带挚她了,何况她既已脱籍,今后就不再应酬了,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因此郑湘湘忍不住问道:“婉姐,你是真脱籍了?”

“那还假得了,昨儿领下的文书。”

“那你这儿好像没有要收场的样子?”

“哦!是的,往后我自己不应召了,但是这儿还有人出来撑场面,所以才要你们多帮衬。”

原来是这么回事,郑湘湘心里有点失望,她的盛名虽不如丁婉卿,在平康里巷,却可以排上第二位。如果丁婉卿收了帜,她就是顶尖儿的人物,没想到丁碗卿却又另外找了个人来,自己退而为家主娘而已。

她推出的这个人一定很了不起,否则她不会在最盛的时候退出的,这个问题连李么儿也感到关切了,连忙问道:“婉姐,是谁?”

“是我女儿,你们都认识的。”

是她的女儿?真是活见她的大头鬼,丁婉卿从未字人,那来的女儿?

碧然在平康里中的娼友们不嫁而孕是很平常的,但丁婉卿在十年来从未间断过粉管酬酢,也没工夫生女儿去。

丁婉卿似乎知道她们心中怀疑着什么,笑笑道:“让你们先纳闷一下,回头见了人,你们就知道了。”说着已经把她们领进了厅中,那儿已经摆开了好几桌盛筵,长沙城里,有头脸的客人也差不多全在座了,三五成群地分开来坐着。

当中的一席正座上坐了镇守使何大人,旁边的客位上只有两个人相陪,一个是本城的名士陆象翁陆老夫子,另一位却是医博士及老先生。

陆老夫子诗文泰斗,门下的桃李在京师显贵的很多,他自己本人却淡于功名,依然布衣,但是在士林中极受尊重,而且此老生性跌宕旷达,湖州名姝,他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有很多还是他的学生,所以任何酬酢,都少不了有此老一份。

医博士及老先生精于歧黄,曾经出任过御医太医博士,现在虽已告老,仍然是三湘闻人。

这两个人虽然都不是官员,但是以地位论,实在还高于正踞首座的何镇守使,只因为他是本州首长,才挨上个首席,假如镇守大人一旦辞了官,恐怕连坐在他们旁边的资格都没有。

丁婉卿能够把这两个贵宾拉了来,镇守使大人屈尊而降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这两位老先生为人虽然随和,却偏偏互不相容,见了面就要抬,每次都是闹得不欢而散,以至于后来弄得两个人都使上了劲儿,任何宴会,那一个先到,另一个来了回头就走,或者干脆先问过主人,有没有请对方,如果请了对方的话,他们说什么也不肯应邀了。

在长沙城里,大家都知道这回事儿,所以谁都不会再自讨没趣把场面弄得不愉快,斟酌情形,在这两位老先生之间,择一而邀。

而丁婉卿的确有点神通,居然能把他们两人同时邀到不说,更还能安排在同一张桌子上,那实在是很不容易,尽避他们两人还是用眼睛瞪来瞪去,但是没有当场吵起来,也算是一件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