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群豪集京(第3/14页)
娄老儿的内伤经过内外双重的疗法,康复得很快,他为了报一剑之耻。满口答应在比武那天为他们撑腰,只要高人凤上台,就由他出面应付,而且他也把中原的武当长拳与绵拳手式提出来转授给两位国师!
这都是内家功式,讲究以静制动,大概是专为对付晏四而用的,双方都为了争取胜利而作最大的努力。
消息传到这边,晏四置之一笑道:“原来娄老儿是武当出身,怪不得剑术那样高明,可是武当也不过剑法了得而已,长拳与绵拳还算不得绝技,即使练到了家,我无影神拳又岂足惧哉!”
他说得不在乎,谢文龙却未能释怀,私下跟高人凤商量,高人凤也不在乎,这小伙子说得更好:“稗宗是内外兼修的,本来以气功见长,这两个贼秃都怕后劲不继,分明是最近在女色上过度损耗,四叔从未破色戒,内劲充沛,足堪对付的,我们实在不用替他老人家担心,何况比武的时候,还有另外三君子为后援,而且真正制他们的关键是操在大哥手中。”
谢文龙对自己信心还不够,无可奈何下,打通了和亲王的关节,叫他去跟娄老儿作一次密谈、晓以厉害,使他退出这一次比武,然而娄老头的答复很玄妙,他说对两个国师的用心很清楚,对谢文龙等人的实力更清楚,如果靠谢文龙的力量,尚不足言敌,自己只要重振声威,自然有办法把这两个家伙遣离京师。
和亲王关心的是国家的政策,并不在乎胜负,觉得多了娄老儿这一着棋子,未始没有作用,所以对谢文龙的请求用巧妙的措辞搪塞了过去。
谢文龙对他的政客手腕虽然不满意,却也只好闷在心里不作声,因为他的顾忌也有道理,事关国计,能多一分准备总是好的,何况自己这边,也没有把握能一定获胜,自然不能作更多的要求了。
令谢文龙担心的事还不止比武一项,那个秦守经神秘一现后,不知道隐身之处,始终未见踪迹,还有那个惹祸精罗继春也不知躲到哪儿去。秦守经志在得到拳经,最多会到龙府或是三友山庄去窥探一番,罗继春那个坏家伙如果得知龙琦君没有死,不知还会闹出什么事来呢?
比武的消息早就传出去了,这次因为不禁止人凤前往参观,立刻轰动全城,邻近各县的人也涌向了京师,尤以江湖人为多。
还好,晏四跟徐广梁打了个招呼,由这位老江湖出面,会同京师其他几家镖局,完全谢绝了业务,招待安插那批三山五岳的英雄好汉,集中在镖局里,省了不少麻烦,因为这批江湖朋友都是自由惯了,王法在他们心目中并没有多大作用,闹出了事,不管有亏职守,管了又得罪人将使他的立场很困难。因此他对高人凤所提的从速举行之谈,深庆得计,只有五六天,京师已有人满之患,如果再拖备一些时日,更不知要增加多少麻烦了!
好容易熬到了比武的日子,总算太太平平,没出什么乱子,大清早,也由衙门里起身首途,准备出发时,才深吁了一口气,胜负困难测,他肩上的担子总算卸了一半!
晏四是另一批走的,高人凤早就到场子里去招呼了,他单人匹马,跨着家传的宝刀,由四海镖局的镖头尤三贵作伴,向比武场行去。
到了那儿,虽是晨光曦微,早已万头攒动。聚成了一片人海。至少他深深佩服高人凤的办事能力了。这一个官民混杂,很紊乱的场面,在这小伙子的指挥下,处理得井井有条。
比武台高踞正中,是一块宽有十几丈见方的土台,高出地面丈许,台上铺了一色深红的毛毯,十分显目。
比武台延伸出去,在正南面另架了一个看台,设为官方的宾席,用帷帐隔了许多小间,看台周围禁卫森严、御林军甲胄鲜明。紧密地保护着,那是为着怕皇上御驾万一有兴趣前来凑热闹而专备的!
看比武的民众隔得远远的,不会吵闹到这一边来,比武台两边是比武人的休息帐篷,谢文龙是主人,设在东边,后面是徐广梁镖行里招待江湖朋友的座位,一排排设了几张木椅,西边也是同样的设置,却被侍卫营与一些官次较低的衙门官员们坐满了!
这情形好象是让人以为是官方与民间的比武,两边的座席与北方,才是一般民众的地方,别说是坐了,连站在那儿,都是摩肩接踵,没有一丝空隙,然而高人凤设想很周到,不管多挤,都留出了一尺多宽的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