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谋定而动(第8/13页)

谢文龙知道他是武将出身,看不起小巧的功夫,乃顺着他的口气道:“侯爷说的是,剑法武功又是一人之敌,侯爷精通兵法韬略,功动彪柄,那是万人敌的功夫!”

冯紫英被搔着了痒处,哈哈大笑道:“谢大人说得太客气了,老夫当年用兵、虽然打过几次胜仗,那只是武功的本分,谈不上什么功动,可是现在天下太平,武将无用武之地,倒是这般剑客们神气了!”

最后的一句话却充满了感慨,高人凤对这老家伙的狂态很不服气,忍不住道:“侯爷瞧不起小巧功夫,为什么又把今即送到娄子匡门下学剑呢?”

冯紫英脸上微红,但立刻解嘲似的叹口气道:“小儿国材虽然有世袭的前程,但是未袭爵前,循例要到官中担任随驾侍卫的工作,必须要学点技击功夫才能称职,否则就无法亲近圣颜,将来就很难有前程!”

高人凤笑道:“侯爷见解深远……”

冯紫英叹口气道:“目前一些世家子弟谁不是走这条路,固然将来的前程要靠自己的才能,但是不在圣驾心中先留下个印象,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从发挥,武阴的前程靠带兵,混不到一个主将,建不起功业!”

高人凤道:“令郎不是一位现成的将军吗?”

冯紫英叹了口气道:“老弟不懂得官宦世家的情形,将军只是一个头衔,如果有能混到个出身,靠着一份俸禄,那只有一辈子挨穷,京师有很多世袭的将军,经常偷偷地上长生铺里当东西过日子!”

谢文龙知道他说的是实情,笑笑道:“侯爷这份家业富甲一方,令公子又不是浪荡的败家子,大概不至于潦倒到那个地步吧!”

冯紫英苦笑道:“那也只是撑门面罢了,因为我是世袭的侯爵,不能不装点排场,所以我才急着替小儿铺陈门路,目前太平无事,先在圣驾前多走动,简在帝心,一旦有机会,才能受知寄重,独当一面,否则派在别人手下,即使有所表现,功劳是主将的,打了败仗先倒霉顶缸,丢掉前程不说,掉脑袋都有份,老夫当年……”

刚说到这儿,他忽然止口了,高人凤笑道:“侯爷可是准备说当年用兵青海大小金川的彪业?”

冯紫英脸上一红道:“原来你知道了?”

高人凤道:“草民在京师眼一些世家子弟交往过一段时间,对军国大事约略有些耳闻。”

冯紫英笑笑道:“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多,老夫也用不着避讳,我领兵征西时,由于一时疏忽,中了埋伏,损失了一半的主力,幸亏一个僚属出死力保护我突围,才以身免,他自己却战死了,老夫没有办法,只好把责任归在他头上,说他不听调度,擅自行动,才贻误军机……”

高人凤道:“朝廷不知道吗?”

冯紫英笑道:“我是主帅,他是副将,我率军深入,叫他领兵在后接应的,谁知我陷入了埋伏,多亏他这支兵及时赶到救援,才免全军覆没,但是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委屈他一点,我在军报奏的是我领轻兵深入诱敌,叫他带主力重兵在后面及时抢攻,因为他来得太迟,才致贻误军机,好在决战的计划只有主帅一个人知道,别人虽然怀疑内情不实,也无法驳斥,我平定叛乱后,因功激赏,这个可怜虫却连世袭的前程也弄姿了,这就是做主帅的好处!”

谢文龙有点听不下去,冷笑道:“侯爷心里不觉得内疚吗?”

冯紫英道:“内疚是有一点,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这种情形太多了,只怪他自己命不好,不过我对他的后人还是很照顾,把他介绍进大内当差,总算对得起他了!”

谢文龙默然不语,冯紫英又道:“为了把小儿送到娄子匡门下学剑,老夫不知赔了多少小心,送了多少厚礼,才得到他的同意,不想这老儿徒具虚名,早知如此,不如请高老弟多帮忙了!”

高人凤道:“那是草民的侥幸,不值侯爷夸奖。”

冯紫英笑道:“老弟别客气,小儿那天也在场,看得很清楚,回来后对老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娄子匡的门人很多,有几个还想找高老弟麻烦、以为师门出气,是我叫小儿把他们拦住了。”

谢文龙忙道:“卑职知道分公子在同门间颇为受器重,今天带高兄弟前来,也是为了这件事想情令公子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