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误入仙人碧玉壶(第28/50页)
卓王孙在来的路上已见过三座这样的宫殿, 每一座都是由地底火山喷发后的遗迹改造而成,宏大、壮丽。不过哪怕将前三座宫殿叠加,也不及眼前这座的十分之一。
缺口,就像是天幕揭开一线,而露出的,是整个世界。
岛上的玉山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大的山体埋藏在地底世界,几乎与露出地面的部分同高。从地底看去,就仿佛一支擎天的玉柱。地底的岩石全是漆黑的,将玉山衬托得格外秀美高洁。黄色的硫云在玉柱旁升腾,显然,地下还埋藏着一座随时都可能喷发的活火山。
一座宏伟至极的佛像,就矗立在山根之前。佛陀面如明月,低头微笑,口齿微张,似乎在念诵经文。在他对面,庄严的天女们簇拥着一位美妇,虔诚合十。这是佛陀悟道飞升之前,亲往初利天为母讲经的故事。
传说中,佛陀降诞后的第七天,佛母摩耶夫人便逝世了。因为她是佛的母亲,死后得以居住在初利天宫,享受天人的福报。
初利天,有琉璃之宫殿,有锦绣之罗帐,有金银之器皿。但佛母并不快乐,因为她无比地思念儿子。这思念太过深沉以至于由情人孽,滋生出大痛苦、大悲伤,令她永远不得解脱。
佛游历红尘,超度众生时,也感到了母亲的痛苦。于是,他在飞升极乐之前,特意来到切利天宫,为生母说法,以求令她解脱。
洁白的山根前,佛像烧峨。佛陀的慈悲,佛母的欢喜,天女们的曼妙,都栩栩如生,似乎并不是地底的脸恶世界,而是初利天的极乐之境。
巨大的阶梯绕着玉山盘旋而下,一直没人深坑,四壁的岩石凿了许多低矮、逼仄的洞,无数身粉黑色鹤髦、涂满海泥的人,静静站在洞中,望着卓王孙。仿佛望着自己一生的魔障。
卓王孙的目光掠过这一切,盯在佛像前的老人身上。
老人身披白色羽衣,面容慈祥,并役有像之前的人那样自残身体。
卓王孙凝视着他“小鸾何在?”老人级缓抬头“己被观音救走。”
“南海观音何在?”
老人正要回答,卓王孙已一把将他提来,抬起他枯痰的手臂,摆向南方,冷冷道“你是否还要指向南方?”痛苦,瞬息扭曲了老人的面容,但他的目光依旧沉静“不。南海观音就在这玉山之顶,你随时都可以去找她,亦随时都可以带走小莺。”老人轻轻叹息“只是,她只剩下了三日寿命。”
卓王孙的双目寒光一闪。小莺是他的逆鳞,决不容触动半分。但偏偏这些人一心求死,让他都有些束手无策。
卓王孙推开老人,冷冷道“说,要怎样才能救她?要我舍身?”老人摇头“只有南海观音才能救她。”说着,他缓缓起身,向旁边巨大而幽深的火坑走去。幽暗的火舌迅速将他攫住,他的身体就像是一截枯木,顷刻之间就已熊熊嫌烧起来。
他突然转过头来,静静望着卓王孙“去找南海观音。”
卓王孙感到一阵烦闷,只觉郁积的怒气根本无处发泄。既然一切都是南海观音捣的鬼,那就抓住她,逼她解开小莺身上的魔咒!
剑气,如狂龙般在他的身周旋绕,他抬头,望向玉山顶峰— 如果南海观音不现身,他就将这座海岛一并摧毁!
突然,他的目光跟佛陀相对。足以毁天灭地的剑气不禁一滞。佛陀谛视着他,目光如秋夜星辰,唇间那莲花一般的经文,似乎都是讲给他听的。那一刻,卓王孙忽然发现,这座为母讲经的佛像,容貌与之前的略有不同。少了几分庄严,却多了一份让诸神都禁不住叹息的俊美。
他曾见过的!
卓王孙盯着佛陀,仔细打量雌像的容颜。忽然间,他明白了很多事。
玉山上空无一人,随处可见残破,似乎有天雷从云中击下,将山体击得满目疮皮。显然,当他们被困在废城的时候,山上发生了很多事。
秋琏沉吟着,循着山径走上山顶。巨大的天平静静立着,仿佛在称量天空。一只玉盘已经脱落,坠人杳不可测的深渊。秋瑛往悬崖下望了望—
下面深不见底,只有白色的云雾急速流动着卷起团团游涡。显然,那只玉盘已跌得粉碎。郭敖站在她身后,一言不发。他的目光也望着那只天平,神色有些莫测高深。
突然,山下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声音欢叫道“我们又见面啦”
兰丸不顾鱿髯客阴沉的面容,笑着扬起手跟秋玻打招呼。他的笑容瞬间加倍,因为杨逸之与相思在山的另一面出现。若不是虫髯客重重冷哼一声,兰丸一定会冲上前去,找个最好的位置准备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