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8/8页)

“我能。”

谢光沂没听清楚:“哎?”

“我能。”小孩把百科全书塞到谢光沂手里,“你随便说页码,还有段落数。”

“哦。”谢光沂刚觉得这孩子还挺聪明伶俐,当即又怀疑起她是不是有什么臆想症,于是她不抱什么期望地随口说了个,“第347页第三段第一句。”

孩子张口就道:“昆剧,即昆曲、昆腔,也叫昆山腔,是我国古老的声腔和剧种,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合称为‘四大声腔’。”

谢光沂震惊了,下意识又考她:“第546页第四段。”

“腓尼基人是现在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地中海沿岸居民的祖先。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534年就曾经乘船光顾美洲,证据是在巴西发现了一块具有腓尼基文物特征的墓志铭拓片,拓片上记载着一个来自腓尼基商业中心的商人探险家团体。”

谢光沂赶紧翻书验证。

一字不差。

孩子说完最后一个字,连气也不带喘的,就那么睁着双黑曜石似的圆眼静静地望着她。

谢光沂忽然意识到自己方才说了什么,她当即想要道歉,却又不知这份歉意该从何说起。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遇到的这个孩子可能拥有比果果更骇人的头脑。可如果有的话,这孩子为什么不像果果一样,用聪明的头脑换取镁光灯和漂亮的新衣裳,反而穿着灰布兜躲在后院的荒地里看书呢?

她蹲下身问:“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不客气地指出:“为什么要告诉你?我又不知道你是不是坏人。”

谢光沂猜想,这种头脑聪明的小孩或许更喜欢被大人平等对待,于是她尽量放平语气,并从衣袋里掏出名片给她:“我叫谢光沂,是《城市晚报》的记者。”她留心观察着孩子的脸色,“我再拿一个情报跟你交换,你把名字告诉我,怎么样?”

孩子接过名片,正面看了看,背面再看了看,似乎勉强接受了这个交易。

“你先说。”

再怎么聪明,终究还是孩子。

谢光沂扬起嘴角:“其实,就算我不管你,直接跑进院子里去,你也不会揭发我的,对吧?因为,你自己躲在这儿,也很怕被人发现。”

“我才不……”孩子陡然抬起头,话说到一半,顿了一下,又像打算投降了似的,“算了,告诉你也无所谓啦。我叫……”

远远的,有个声音打断了她。

“小福,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

谢光沂眼见着孩子霎时僵直了视线。那视线越过自己,死死地盯住荒地的另一端。

神情警戒,犹如一只炸起了全身毛发的狼崽。

谢光沂依稀觉得那嗓音极其熟悉,如初春淙淙泉水般清冷,但记忆中,应当更单薄青涩一些。

记忆中的那道嗓音,属于她曾经深爱的少年。而身后平静冷淡的话语,它的主人显然已经背离了青涩的少年时光。

谢光沂僵硬地回过头。

目光遥相交错,呼啸而过便是八年的光阴。

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