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八王世子 第九章 天之历数在尔躬(第18/21页)
杨肃观含笑道:“当然了,我这一生,都在做这件事。”这话一说,卢云自是大大的不以为然,马人杰也是咳嗽连连,牟俊逸笑道:“杨大人,人算不如天算啊,那照您的意思,这花剌子模该和该战,也能用算盘打了?”
杨肃观道:“我说过了,天下一切大事,都得先用算盘打一打,方明虚实。”
牟俊逸笑道:“怎么打法?拿算盘砸人?”正要哈哈大笑,却听杨肃观道:“牟大人,这和战之间,本是一体之两面。蒙古所欲谋我者,不过食粮、美女、金帛三者,我若杀美女、焚金帛、毁食粮,试问蒙古跋涉万里,所为何来?死伤数十万将士,得空城一座,无功而返,我看成吉思汗怕连自己的位子都保不住了,敢问开战之前,他这算盘拨还是不拨?”
听得杨肃观要坚壁清野,众人自都哑口无言了。何大人干笑道:“杨大人,这成吉思汗还没来,你自己就烧房子了?这可不大好吧?”牟俊逸也道:“正是如此,你别顾左右而言它,杨大人,敌人都打到了城下,到底是和是战,你只能选一边。”
牟俊逸把话挑明了,今日局势,杨肃观究竟主战主和,他必须选。良久良久,何大人咳嗽一声,道:“杨五辅,快说吧,内阁还等着听你的高见。”
何大人毕竟是当朝宰辅,非同小可,此话一说,杨肃观欠身便道:“回阁老的话,下官以为,和战必须并用。若无求战之心,便无求和可能。若无谋和之心,则战端一起,终将必败。”说着望向了那个“樉德”,道:“寿春王,您是马人杰的得意门生,您说这话是么?”那樉德甚是聪明,忙道:“杨大人教诲的是。求和一事,须得两家有心,否则单若一厢情愿,必然贻误战机。”
杨肃观此话一说,又有战、又有和,看似什么都没说,可卢云却已听出了弦外之音,已知他有意以战逼和,可秦仲海岂是善男信女,倘若也抱同此心,两边把算盘一打,恐怕便打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了。
一片沉默间,忽听一名孩童道:“杨大人!有件事载懹不懂!想向您请教!”牟俊逸笑道:“丰王世子有话说了。”一名孩童站起,双眼炯炯,呼吸沈缓,这孩子竟是身怀内力,何大人干笑道:“载懹,听说你练成了武当的松鹤心经,武功很了得啊。”
那孩童忙道:“不敢,在座兄长都是各派师傅的高徒,载懹万万不是兄长们的敌手。”牟俊逸笑道:“做人也别太谦了。来来来,你有什么高见,这便说吧,牟叔叔替你撑腰。”
这载懹正是“丰王世子”,拜了武当元易道长为师,看来武功真是冠于全场。听他朗声道:“载懹无知,方才听杨大人说,这花剌子模本有五十万兵,人数比蒙古还多,可双方决战,却怎会打不赢呢?这不是很奇怪吗?”世子们都看到了要紧处,纷纷嚷了起来:“是啊!明明人多,怎么会打不赢呢?没道理啊!”
杨肃观道:“灭里将军,你看花剌子模此战为何而败?”灭里道:“其一,阵法有误。当时花剌子模君主摩诃末怯懦,成吉思汗兵临城下,他非但躲于阿姆河之后,甚且将兵力分散于各城池,故而让成吉思汗从容渡河、各个击破。”
杨肃观道:“其二呢?”灭里道:“摩诃末大败之后,不思围剿反制,反而向西逃窜,直至吓死在里海为止。至他死后,扎兰丁方才向蒙古反击,可惜那时手下兵马仅剩数万人了。”
众人痛心扼腕,无不暗骂昏君误国,杨肃观又道:“那若是一开始便由扎兰丁统帅,他将如何迎战蒙古大军?”灭里道:“依史书所载,扎兰丁力主决战,誓将集举国一切兵力,渡阿姆河,与成吉思汗决一死战。”载允、载碁纷纷喝采,大声道:“正该如此!”
杨肃观见这两个孩子振奋激昂,便道:“徽王世子,依你之见,这阿姆河也是该越过去的?”载允大声道:“回杨大人!这河当然该过!”杨肃观道:“兵法有言,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你不想躲在阿姆河后,以逸待劳?”
载允凛然道:“杨大人!蒙古军疾如风火,来去神速,此乃我父亲自教诲,这阿姆河更是长达数百里,蒙古军今日在东、明日在西,兵行如电,什么以逸待劳、什么截击中流,遇上蒙古兵马,都不过是书生之见罢了!”这载允是徽王爷之子,果然从小能知军国,说得竟是头头是道。杨肃观颔首道:“那越河之后呢?若由你指挥,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