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兵临城下 第十章 山中小景(第2/7页)
红螺寺又称“护国资福禅寺”,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朝廷定在寺里连办三日法会,祈福求雨,盼望来年风调雨顺。不过今年有些不同,祈雨法会尚未办完,洪水便已淹没了京城。马人杰低头叹息,慢慢行入了大雄宝殿,四下僧人早已听到他的咚咚拐杖声,便一一致意问安。
一路走过,慢慢来到了祖师殿,尚未行入大殿,便已听得轰轰扰响。凝目望去,只见门里文武百官群聚,一如往常的模样,又在交头贴耳,窃窃私语。
红螺寺一如寻常佛院,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至于“祖师殿”,只因皇帝移驾来此,这几日便成了百官议事之地。
俗语说:“朝中无人莫为官”,又说:“本地麻雀帮手多”,马人杰虽是兵部尚书,却因这条瘸腿,平日知心朋友不多,百官若非走投无路,绝少与之来往。他站在殿前,迟迟不见同侪过来招呼,不免有些寂寥,左顾右盼间,忽见远处院里停了百来辆车,放满辎重财物,另有家人在那儿看顾。忙问随扈道:“这是谁的车?”
“回大人的话……”众随扈躬身来答:“最大的那几辆,是宰辅何大人的座车。后头小点的,都是陈二辅的车。再来是张三辅、牟四辅、刑部赵尚书……”马人杰怔怔看着,忽见车旁站了名公子,正指挥家丁搬运家当,忙道:“此人是谁?”随扈道:“是何大人的二女婿。”马人杰又道:“他身旁那位小姑娘呢?”随扈道:“那是何凝香,何大人最小的女儿。”
何大人一家到齐了,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全上了红螺山了,不忘带满家当,这是什么意思呢?
马人杰深深吸了口气,游目四顾,只见院里辎重都来自文官家里,至于“正统军”、“勤王军”的家眷,却没见到一个。他轻轻呼了一口气,道:“很好,咱们进殿吧。”
提起拐杖,正要进去,却听一名随扈道:“大人,‘提刑按察司’洪铭冲求见。”
马人杰回头去看,却见一人缓步行来,正是北直隶的总捕头洪铭冲,远处另有几人低头说话,却是旗手卫都统、另有都察院、大理寺的差头。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加上了“旗手卫”,便是京城官差的总兵力。只是看那洪铭冲脚步迟缓,马人杰不由啊了一声,心里已然有数了。
若是好消息送来,这群差头必定脚步轻快,亢奋不已。若有危难将至,必也是狂奔呼叫,面色惊惶。如此这般有气无力,自己得做出最坏的打算。
一片沉默间,洪捕头慢慢来到身边,只是愁眉苦脸,欲言又止,马人杰便替他说了:“失手了?”洪捕头低声道:“是……城里急报,我方在城西遭遇那厮,却让他顺利突围而出,现今队伍分崩离析,各方好手跑的跑、逃的逃……那厮却已不见踪影……”
马人杰早已料到此节,自也不会暴跳如雷。便道:“很好,辛苦诸位了。”
众人呆了半晌,互望一眼,他们本还等着挨上一耳光,岂料马尚书竟还开口致谢了?
洪捕头低声问道:“大人,那咱们……咱们还要围捕‘那厮’么?”马人杰缓缓伸出了手,制住了说话,道:“再来的事情,不归我管。”洪捕头喃喃地道:“那……那卑职该去找谁?”
马人杰道:“谁也不必找。你们各自回家去吧。”众人瞠目结舌:“什么?回家?”
马人杰道:“你们也累了一晚,赶紧回家歇歇,多和妻儿们聚聚。明日一早,自有圣旨下达。”
众人办事不力,早感不安,一听要颁圣旨了,更是魂飞天外:“皇上要……要降咱们的罪么?”马人杰笑道:“放心,有罪的人可多了,哪轮得到你们?再说皇上便真要降罪,怕还得先回家照照镜子,不是么?”
马人杰又狂言犯上了,众人寒毛直竖,不由得朝他的瘸腿瞧了瞧。马人杰道:“不说了,我先进殿去了。”洪捕头忙道:“大人……到底现下该怎么办,您……您说清楚啊……”
众人还想多问,马人杰却不会多说一个字了。他能做的都做了,再来的事,得看“上面”的意思。倘使连“上面”也不行了,那“上面”后头还有一个人,等着出面收拾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