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保卫京城 第二章 大后方(第4/17页)
“人丹”也好,“地丹”也罢,其实都不是道家仙术,而是武学神通。只是为了谁才是仙家正统,天下道士互斥对方为异端,进而分作了两派,一派是专修人丹的“隐仙宗”,另一派则是华山所属的“丹鼎宗”,专以炼制“地丹”为主。这两宗相互争雄,势均力敌,只是几百年下来,谁也没见着王母娘娘,倒是武学秘笈多了不少。以隐仙宗为例,有神霄派的“天心五雷正法”、北派的“九字真诀”、“不老术”等等,而其中威力最似仙法,也最难习成者,便是经十四世而入武当之手的“纯阳功”。
“纯阳功”号称天下内丹之最,乃是“隐仙宗”至高密宝。只是经文太过艰涩,习练者须贯通天地道藏,方能蒙其启发,是以习成者极罕。那“丹鼎宗”也不遑多让,他们虽从秦汉古籍里寻获大批秘方,提炼了“华山金丹”、“大别火丹”、“青城黑丹”等等,各有神验,然则威力最最逼近“地丹”的一颗,却是经千年古传,历七十二世而入江南魏家之手的“元丹”,服用者号称贯通天元,世称“元元功”。
纯阳功,元元功,并称仙家两大神功,只是这两者都是难上加难的东西。尤其那“元丹”三千年来仅得三颗,几如凤毛麟角。是以两派人士每逢机缘巧合,一旦有人习成“纯阳”,抑或服下“元丹”,总要狠狠扬眉吐气一番,大吃大喝个百来年。
在天隐道人崛起前,正是“隐仙宗”全盛之时。那时北派有人练成了“纯阳功”,声势显赫,连少林高僧也难以匹敌。反观“丹鼎宗”,却是百年炼不出一颗灵丹,不免丢人现眼之至。是以天隐踏入江湖时,第一个落脚处便选了“丹鼎宗”旗下的“华山玉清观”。
华山位列“丹鼎八派”之一,当时早已没落了。门里虽有一颗“大金丹”,不幸却又给不肖门人偷走,是以山上人人自危,就怕“隐仙宗”趁虚来攻。正因如此,当天隐上山挂单,说自己想来此传艺授业之时,长老们莫不欣喜若狂,都以为有高手来帮忙炼丹了。哪知细问之下,天隐却坦承自己不服丹药,不练内功,对“人丹”、“地丹”一无所悉。长老们问他会什么,天隐便从行囊里拿出一枝桃木剑,在厅堂地下画了一只大圆圈。
天隐从何而来,籍贯何处,已不可考。不过吕应裳曾查过本派典籍,都说天隐画圆费时极久,所得之物“似圆实方”、“无可会解”。长老们错愕之余,都以为来了个画符抓鬼的江湖术士,便仍给他一只锄头,一副扁担,让他到后山帮着挑水种菜。天隐也没抱怨,便默默接下锄头,自在后山搭了间茅屋,过着隐居的日子。
真金不怕火炼,不到一年,“隐仙宗”便大举来攻了。那时长老们搜遍丹鼎,里头却是空无一物,自然给打得遍体鳞伤。这时天隐便提着一只锄头下场了,从此也让后人明白了一件事,原来武林除了“隐仙”、“丹鼎”两大宗之外,还有第三条武学新路。
“天下五大宗,心体气术势”。在天隐崛起之前的江湖,除了外门,便是“仙家”。这些人之所以给冠上一个“仙”字,正是因为他们能飞能跳,力大无穷,往往一个清秀小姑娘,练功吞丹后,便能打得大力士哀哀告饶,宛如神仙下凡也似。也因如此,当天隐道人扛着锄头出来,自称是“三达人”时,众仙家莫不笑破了肚皮,以为来了个妄人。
在天隐之前的武林高手,相貌必然有迹可循。不说外门好手筋骨粗壮,单看仙家这些高人,要不印堂发光,目生光华,要不足有云气,口吐异香。可天隐现身时,却是目光涣散,下盘虚浮,眼袋浮肿,舌生臭苔。看这人非但没练过武,怕还肾亏水肿,怪病缠身,却敢找仙家高手放对,这岂止是不自量力,简直便是闹自杀!
眼看来了个疯子,众仙家不免笑岔了气。只是两边动上手之后,众仙家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天隐一直揍,一直揍,直揍得他们鼻青脸肿,以为自己撞邪了,全数逃下华山为止。
天隐初试啼声,立时惊动天下,这并非是他的武功高,反而是因为他的武功太低了。他的身法一如常人,既不会跑,也不会跳,可不知为何,他的锄头就是打得到人,以众仙家身法之快,却也躲不开。消息传出,便引来当时“隐仙宗”北派第一高手,威灵子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