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京城之会 第七章 羊皮玄机(第5/11页)

秦仲海哈哈大笑,说道:“痛快!痛快!”

柳昂天道:“先帝有意一举荡平也先,将之灭国。众将私下衡量局势,都觉此次亲征必胜,就算不能一举消灭也先,也能使其元气大伤,几年内不能兴风作浪。那时两国的形势高下如何,便三岁小儿也知道。也先见大势已去,亡国便在眼前,索性尽起举国之兵,合计二十万大军,准备轰轰烈烈地决战一场,绝不轻言投降。

“两军交战,我朝势如破竹,接连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大军兵临城下,直杀到也先都城之外十里处。也先见亡国无日,只有冒险出城野战,要与先帝来个困兽之斗。只是双方强弱实在太过悬殊,也先虽然骁勇善战,但仅凭一己之力,如何抵挡六十万大军攻势?激战三日三夜之后,也先终于不敌,亲卫部队惨遭我朝大军冲破。眼看性命危急,也先可汗竟尔弃国而去,独自带着两万残部败逃。”秦卢二人拍手叫好,都觉痛快至极。

柳昂天又道:“那时先锋大将见也先可汗落单,心中登时大喜,立即带队追杀过去,只要能将也先可汗生擒回来,那可是名标青史的大功劳。谁知便在这个紧要关头,竟然来了个混帐之极的跳梁小丑,在其中兴风作浪起来。”

秦仲海笑道:“兴风作浪的小丑?侯爷说得是江充么?”

柳昂天摇头道:“那倒不是,江充那时只是玉门关的一个监军。那时的他无权无势,不过是泯王的一个客卿,想要玩上这等把戏,那还差得太远了。”

秦仲海奇道:“不是江充,却又是什么人?莫非是刘敬么?”

柳昂天摇了摇头,道:“那人说起辈分,可比这些人高多了。他是先帝平素最为宠信的宦官,名叫王英。”

秦卢二人摇了摇头,都未曾听过此人的名头。

柳昂天续道:“这王英仗着先帝平日里的宠爱,竟在紧要关头里乱传圣旨,要那先锋大将立时回营,就怕他抢了头功。那先锋大将如何不知王英那点心眼,还不就想便宜自己人?那大将是个烈性之人,性子甚是执拗,王英越是怕他抢了功劳,他偏偏追赶得越急。王英见情势不妙,赶忙派出他的义子率军追出,想先一步追上可汗。”

秦仲海久任军职,深知这等抢功之事,脸上神情甚是不屑。

柳昂天道:“这两路人马在战阵上你推我挤,互不相让,都怕对方抢了功劳。但王英的义子甚是庸懦,岂能与能争惯战的老将争先?双方赶了几里路,王英义子便已坠后。眼看那大将已然追上也先可汗,他一马当先,沉肩弯腰,便要将可汗生擒上马,立下不世奇功。

“就在这当口,王英的义子心下不忿,居然命人放箭,却是朝那先锋大将射去。他心狠手辣,下手毫不容情,登时将那大将连人带马射成刺猬。可汗见机不可失,慌忙间便冲入小径,逃个无影无踪。”秦仲海与卢云同时啊地一声,只觉那王英义子狠毒卑鄙至极。

柳昂天叹了口气,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先锋大将无辜惨死,他手下将士自是憎恨愤怒,立时反戈相向,猛朝王英义子杀去。两路人马形同拼命,便在敌阵前厮杀起来,一时间只打了个昏天暗地,血流成河。也先可汗死里逃生,见我军行为荒唐透顶,哑然失笑之余,立即整兵回杀。那两方人马正自相互残杀,如何能应付可汗的攻势?登时被杀得尸积成山,大败亏输。”

秦卢二人连连摇头,秦仲海更是大怒不已,骂道:“操他奶奶!宦官误国,莫此为甚!”

柳昂天轻叹一声,道:“王英义子武艺虽低,但逃命功夫却十分了得。他丢盔弃甲,独自逃了回去,加油添醋的在先帝面前胡说一番,竟把事情黑白颠倒了讲。先帝不谙军务,闻言大怒,待得那先锋大将手下残部归来,竟将他们尽数处死。这一来离心离德,众将齿冷,士气更是低落。也先可汗探查情报,知道我朝将帅不和,便趁机大捞好处。他查知几名大将向来是王英的死对头,便分兵包围,全力猛攻。王英虽然近在咫尺,但他心机深沉,意图借刀杀人,居然视若无睹。几名大将向皇帝告急,都被他隐瞒军情,将告急文书焚毁。一时间敌寇接连得胜,几名大将惨遭围剿,莫名其妙的战死沙场。”秦仲海低头咒骂,眼中似欲喷出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