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临危受命(第6/7页)

荆轲道:“据我所知,江湖上有一种缩骨奇功,练到高深处,可以随着器物改变身形,身子就好比水一般柔软,比这窗口还小的地方,一样穿梭自如。”鞠武又惊又奇:“天下竟有这等奇术!”

荆轲微笑道:“我仔细查看了无相的尸体,发现只在胸口心窝处有一道很细的伤口,可见凶手使的是一种极小的利器,锋利异常,一击即中。”说到这儿,他脸色凝重,道:“我游历各国,也曾听闻无相的大名,他的剑术绝非寻常,可想耳目必也不失灵敏,凶手居然能一击得手,如此看来,此人功夫之高,天下罕见。”他回过头,看着田光问道:“这无相是否就是太子找来刺杀秦王的刺客?”

田光没有说话。答案已然明了。

荆轲也不再多问,径自道:“无相树敌过多,有人杀他,那也不足为奇。只是,如今他既然为太子效命,而死得离奇,这就不由让人怀疑太子的计谋是否……”

鞠武惊道:“难道也有人……”

荆轲微微颔首,默然不语。片刻之 后,忽而转身对二人道:“请二位速去回禀太子,要他千万小心。”随即匆匆别去。

出了贤士馆后,荆轲漫无目的地走在人声鼎沸的市街,眼前忽又浮现一幕幕熟悉的杀戮现象——

仓皇逃难的百姓不断流向四方,黑甲铁骑个个宛如饿虎扑兔,杀红了眼。鲜血的颜色瞬间染红了大地,哀嚎的声浪悄然抹黑了天际。鲜红融合铁黑交织而成一种诡谲的氛围,像是刻意雕刻出的宁静——

命定的责任终于到来。荆轲的心早已清醒,从惊闻“刺秦”二字那刻起,他的脚步虽缓慢,但不迟疑。

天高云淡,暖阳高照。花木掩映,廊榭俨然。

一片碧绿的草地之上,一个小男孩手握木剑,翻滚跳跃,煞是活泼灵动。不远处的蜿蜒长廊上,丽姬正坐其中,神色之中已颇有端庄雍容的丰姿。她面上微微带笑,极有兴致地看着男孩玩闹。

“父王!”男孩看到秦王正向他走来,迫不及待地扔了手中的玩意儿,张开双臂,冲上前去。秦王脸上的神色亦渐松弛,不知为何,他每次面对这孩子,心情便不觉轻松了下来。他一把将男孩高高举起,逗得男孩尖声欢笑。

儿臣今年已七岁了!”

秦王点点头,道:“七岁了,可是大孩子了。天明,父王问你,你愿学些什么本事,成为世人景仰之人啊?”天明问:“世人景仰?是像父王一样的人吗?”

秦王哈哈大笑:“乖天明,只要你学得本领,你便能像父王一样!”天明听得此言,立刻跳脚道:“父王,儿臣要学,即刻便学!”

秦王点了点天明的鼻尖,道:“先生已在外久候了。”随即高声道:“来人,请伏先生!”

不多时,一位老者在侍卫的引领下飘然而至。老者额冠博带,长髯及胸。虽已近知天命之年,但目光炯炯,举手投足自是气度沉稳,无不流露出名士风范。

待老者走近,秦王向丽姬与天明说道:“这便是儒学大师伏念先生了,伏先生学贯古今,博闻强识。我看是教授天明学问的不二人选。”秦王顿一顿又说:“天明啊,你不是对学习武艺极感兴趣吗?伏先生还有一种极其神妙的武功,名唤‘坐忘心法’。让伏先生演示给你看,如何?”天明早已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