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回 金碗无后更有后 姥雪失望反如愿(第6/6页)
这且按下不提,却说犬江亲兵卫所乘的巨舟,在下田港口歇了一宿,又行了两三天,在经过远江滩航行到三河洋面时,遇到了暴风雨,船十分危险,船夫和舵手们吵嚷着齐心协力好歹把船靠到苛子崎〔在三河〕 。这时正是七月下旬,早晚凉热不定,终于成了连雨天,船无法继续航行,人们住在船上甚感无聊。这里是伊势志摩的商船去东海时必定停泊的港口,所以从很早以前便有许多船靠岸停泊。因此码头上在一里多路之间,有以嫖娼卖淫为营业的客店、酒肆、粘糕铺等林立。然而自应仁之乱后,各国不断发生蜗角蛮触之争,连年战火,达十一年之久,连有名的城邑都无不荒废,成了狐兔的巢穴。这个苛子崎也今不如昔,停泊的船只不多,所以这个码头城镇也就仅剩了五六户渔人的茅屋。因此在此停泊避风的客船,想沽酒买糕就得登陆,去很远的田原奥郡才能买到。因正值这样的离乱之世,当时在苛子崎投锚避雨的船只,除亲兵卫等所乘的大船之外,还有一艘二十石的货船。其余都是渔户的小船拴在岸边的松树下,在拍打岸边的海浪中摇摆着。此外眼前所能看到的只有云水,能听到的声音,除松涛外则无以慰藉,亲兵卫等的随行士兵、民夫以至船夫们都感到实在无聊,吵嚷着说:“即使走上几里路,也要去上边的奥郡,买些酒和糕来。想买的拿钱。”亲兵卫听了制止道:“也许这就转过顺风来,可立即开船。汝等只图贪嘴,想到哪里去?一个也不准离开。”他这样严辞告诫,代四郎和纪二六领命,便去拦阻船夫和民夫们。大家很失望,在嘟嘟哝哝地发牢骚。从次日中午开始天气开晴,秋暑突然蒸起海水,大洋风平浪静,一点波涛都未泛起。船夫和舵手们都很高兴,说:“今晚或明早一定会有顺风。”于是竖起桅杆,绾起帆绳,做开船的准备。这时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头戴涂着铁粉的斗笠形头盔,身穿浅绿麻衣和芭蕉布的裙裤,腰挎红鞘双刀,右手拿着闪亮的捕棍,带领四五个士兵前来,站在岸边高喊:“在此停船的都是哪国的商人?要详细禀报。快说!快说!”看官定会惊问,这武士究竟是什么人?且待下回分解。
(1) 浪花又名难波,即现今的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