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回 里见侯白滨葬旅榇 大法师穗北尽客情(第3/7页)

华盖很美丽,在佛前的供桌上摆着龟鹤状的蜡台;在插花筒内插着金莲。锦绣的桌布耀眼夺目;敲打的钲磬声悦耳动听。上供的粘糕五颜六色;阿吽的狮座出现在香炉上。在数张条案上放着许多经卷;大册的灵簿放在阅书架上。这些光景实是尽美尽善,难以尽述,可由看官去猜想。却说灵柩于申时进入延命寺,放在大殿内,由众僧和贞行、照文等守护着。、大被让至客殿由监寺的老僧看茶伺候。接着杉仓氏元和东辰相把、大请到另一处,传达了两位侯爷的旨意:先表扬了、大的大功,并由今日起任该寺之住持、改葬仪式的主持僧。作为布施赐锦绣袈裟、凸纹纱僧衣、白缎子夹衣和裙裤一套,对他那两件大功热诚地予以嘉奖。当时堀内贞行也身着礼服列席其间。美服本非、大之所愿,更不想担任此寺之住持,然而这样的君恩无法推却,只好拜受,然后退了下去。其次蜑崎照文也被接见,他换了礼服接受了两位国主的旨意,国主表扬了他做进香使和护送灵柩之劳,使他感到十分光彩。

这时钟声铮,将开始念经。、大法师身着国主布施的袈裟和僧衣,威严肃穆,由监寺的老僧领着缓缓进入大殿。这一日前来参加葬礼的,大山寺住持和各寺院的老住持,都一齐作揖迎接。、大三让之后才坐在主持席位上。然后由役僧鸣磬,众僧打开经卷,开始长时间地诵经。在此期间三位家老和众有司与照文等,都身着礼服在左右两侧坐着;泷田的有司、近侍以及小水门、东峰、船等,也都严肃地列坐两旁。众僧们所做的佛事项目甚多,不能一一尽述。及至天黑时祈祷的法事才算完毕,众人立即将灵柩抬出大殿,准备安葬。当找来数名工匠进行殡殓时,已夜阑更深。因此便在殡殓场附近,拉起帷幕做看守棚,由值班的士兵带领几名杂役,轮流看守。这夜的月亮由亥时出现,再加上从大殿到茔地,点起许多灯笼、火把和篝火,所以犹如不夜之城,显示了国主的威德。、大法师祈祷完毕,与三位家老退至客殿,将狙公名刀递交给杉仓氏元。有关这遗刀之事,日前在奏书中已经写清,三位家老都已尽知,所以连连称赞、大的奇功。其中氏元和贞行,昔日见过这口宝刀,如今拿在手中,不觉落下怀念之泪,感到这老朽无用之身总算没有白活,又见到了故主之遗物。从次日起,安房四郡的各寺院,以至上总、下总里见领地内的各派寺院的住持,包括修验道的头陀僧,因突然接到通知,所以都乘轿子飞速赶到延命寺来参加法会。路远的刚刚赶上了第三天的法会。第一天义成主君前来参拜。这一天荒川兵库助清澄是值班的头领。其他前来参拜的有:浦安牛助友胜、登桐山八郎良干、苫屋八郎景能、田税户贺九郎逸时等和众多有司。次日,义通公子前来参拜。第三天泷田的老侯爷前来。这一天小森卫门笃宗、浦安兵马乘胜等和年老有病退职的官员也被允许来延命寺参拜。第四天从大山寺把义烈院将军和夫人的墓碑迁来,并把泷田将军的五十子夫人、法号某院之墓也改葬在此寺内,所以又做了一些法事。第七天,义成主君和公子义通前来参拜。两位侯爷和公子参拜时所带的随从多少,打扮如何,就从简不再详述了。改葬的法事做了七天才完,由此也足可想象到大诸侯的荣华富贵了。这次只是未把伏姬的灵牌从大山寺迁来,而是在延命寺的祠堂,另放了个新的。因为伏姬是烈女,死后灵魂不灭,已被当作神,所以放在不动明王的圣地也无妨。

作者于幕后信口独语曰:此第一百三十回全为平淡之故事,虽不足以取乐,却亦不可少。因前有神佛之冥助,又有、大之奇功,故后加里见二侯之纯孝。然而如将此省略,则可谓虎头蛇尾。按以稗说为戏墨之和汉诸才子,于逞奇出新令看官喜爱之章回,作者自然撰之顺手;而于平淡无奇令看官不甚喜欢之章节,作者亦感十分棘手。盖因此等平淡故事,甚难写得新奇之故也。此可喻之为游客,人人皆想游览名胜古迹、山水佳景,但如不经无数里之平凡驿站与山川险阻,则甚难饱览名胜古迹与奇观异景。更何况这改葬之事,前文已有法会,相距三四回又有法事,甚难避免重复。能知作者之苦心者,殆鲜矣哉!此乃无用之赘言,因欲唤醒村翁野客,故聊附自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