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辛娘(第5/10页)

马夫子一直目送她背影消失在厨房内,上下左右细瞅了几眼,问柳望之道:“这位是……”

“是我家新来的厨娘。”柳望之不动声色,邀二人在桌旁坐下,亲身端了茶水,回头吩咐小二弄几个酒菜上来,自己要陪同马夫子、何捕头喝两盅,权当庆贺定了房舍之事。“我一个外乡人,方来此落脚,就能为县上教书育人的大事做点贡献,已倍感荣幸,租金那些,不是甚么紧要之事,夫子放心,有何难处尽管同我说。”

“哦……那多谢东家,日后少不得还要叨扰,莫嫌弃我这穷书生才是。”马夫子点点头,又去看厨房方向,若有所思。

“怎么,夫子认得我家厨娘?”柳望之观他神色,似乎确像同辛厨娘有过往的,不由起了好奇心,想略作探究,故意漏口风道:“这位厨娘不是本地人,外县来的……我记得与夫子你还是同乡呢。”

“哦?”马夫子一惊,“也是蜜县人?难怪看着有些眼熟,只是……”他顿了顿,犹豫道:“不像啊。”

“何处不像?”柳望之心头暗笑,故意问道:“这边蜜县人少,兴许真是夫子旧识呢,要不,我请厨娘出来,你们见过,叙叙旧?他乡遇故知,可是难得的幸事,就不要计较太多男女之防了。”

“这……怕是使不得。”马夫子唯唯诺诺,推脱两句,连说不妥,又嗫嚅道:“其实,其实也不是十分像,只面目上有些挂影儿,她原本可是个蜂腰猿臂,玲珑水嫩的……”

“这……听起来是夫子旧识啊。”柳望之看向何长顺,问道:“何捕头同马夫子熟识,可认识夫子所说之人?得空若能替他寻了来,不啻又是美事一桩。”何长顺闻言一愣,他查案虽清醒,日常琐事上却十分憨直,哪看得出这是柳望之套话,忙摆手道:“我未曾听夫子说过有什么旧识,哪里去找?若夫子有这心,还请告知我事情来由,才有迹可循。”说罢,二人一起看着马夫子。

此情此景,马夫子十分尴尬,但他孤身来此,安身立命的本事都靠二人协助才得以实现,又不好违他们的意。想了片刻,犹豫道:“……那个,许多年前了……昔年我在蜜县下边的兴宝镇上刚做了夫子,镇里有位姑娘,生得十分可人,性子也爽朗,曾托人来说合。”

“哟,美事一桩嘛。”柳望之笑道:“夫子满腹学问,自然惹得姑娘们倾心。”

“东家说笑了,哪有什么美事。”马夫子叹了口气,摇头道:“她只是个货郎的女儿,我当年嫌弃她下九流门户,自以为读过几本书,必是要平步青云的,哪能同这种人结亲,就……”他顿了顿,脸上有些泛红,“就拒绝了人家。”

“唔,货郎家虽有些没脸面,但你无意,也不能强求。况且,女家前来说合之事,本就不可能是正式登门,不过托媒子来探你口风罢了,天知地知,你们自个儿知,也无甚要紧。”

马夫子闻言脸更红,眼睛左右乱扫,支吾着说不出话。对面两人却始终盯着他,静待下文。片刻,马夫子猛灌下一杯酒,咂嘴道:“唉,那时年轻不知事,总觉得自己该娶官家小姐,入高门深院做老爷……自然看不上货郎家的姑娘,所以,当面羞辱了媒人一通,还写了篇文章……”

“莫不是将文章张贴出去了?”何长顺问。

“唔……”马夫子头快垂到桌面上,何长顺皱眉,摇头道:“这般作为,有些过了。前年县里也有个事儿,张家借了李家的银钱,约定期限到了赖账不还,李家人讨要了几次都不得。后来不知怎的,打探到张家媳妇同公公间有丑事,写了数百张单子,趁夜大肆张贴,连县衙墙上都给贴满了,一时间全县上下无人不知,闹得沸反盈天。张家媳妇受不住,次日便投了河,两天后才浮起来,泡得快没个人形了。张家也不嫌臭,拿门板抬了,闹哄哄哭上县衙来,要李家众人赔命。”

“够乱的。”柳望之打岔道:“何捕头方才说到投河……可是咱们方才去看房舍那条街后头的河?”

“正是,那是衣江的支流,从北山脚下分流,穿县城而过,又在城外汇入衣江,我们都叫它陇头河。”

“哦,这般……”柳望之点点头,若有所思。

“怎么,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