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逐珠(第4/9页)

祭仲走后,姬寤生辗转难眠,他虽贵为世子,却从未有过世子的尊威,只要叔段开口,母亲必定会协助叔段,若不是因为他是长子,恐怕这世子之位……

祭仲时常会托人带口信回来,基本都是一个字或者两个字,用来说明自己的状况。姬寤生有一次跑去叔段殿中,却怎么都找不到祭仲,只得悻悻而归。

听线人说,祭仲的日子可不好过,叔段心性不佳,时常拿他出气。姬寤生气得将桌子掀翻了,却又知道自己不能发作,又默默一个人收拾好。

父王的病越来越重,姜氏日日相伴。某日竟有仆从偷偷透露了消息,说姜氏想劝父王改立叔段为世子。

姬寤生急得团团转,当日却又收到了祭仲的口信,依然只有两个字:“勿动。”

不知为何,他就是对祭仲出奇地信任,祭仲既然如此说了,他便不再理会此事。

没过多久,就听说姜氏的劝说失败,父王一口回绝了她的想法,因为觉得当立长子。

而且姬寤生既已收到消息却毫无动作,应该有容人之心。

第二年,武公病逝,姬寤生继承君位。继位当日,他就去叔段那里,将祭仲要了回来。

祭仲一出现,他便红了眼睛。

他屏退了旁人,将祭仲的衣服拉开,只见他身上横竖叠起的都是伤,旧伤带着新伤,处处皆有瘀青。

姬寤生落了泪,问道:“很疼吗?”

祭仲笑了:“殿下能继承帝位,就不疼。”

姬寤生说:“我想封你做大夫,你敢做吗?”

祭仲伸出拳头,与姬寤生碰了一下:“我龙潭虎穴都去过,还有何不敢的?”

姬寤生继位后,姜氏一直对他有所忌惮,态度却依然没有好转,很快就请求将制邑作为叔段封邑。

祭仲看了地图,当即告诉姬寤生:“那里不行,因为制邑地势险要,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军事要地,若是给了,那郑国前途堪忧。”

姬寤生犯了难:“但是母亲定不会善罢甘休。”

祭仲说:“姜氏刁蛮,你不给制邑,她可能会要求更多。”

“那可如何是好?”

祭仲笑起来:“陛下可知道人心?”

“人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给了一分,人便想要两分。”

姬寤生微微眯眼:“你的意思是……”

几日后,姜氏改而威逼姬寤生将京封给叔段。京乃郑国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且物产丰富,大臣皆以为姬寤生不可能答应,没料到他竟然一口答应下来,而且特令他们即日出发。

叔段到京邑后,改号称京城太叔。

仗着母亲姜氏的支持,叔段的日子过得很逍遥,日日吃喝玩乐,从不将君臣民生放在心上。

很快姬寤生就收到消息,说姜氏与叔段企图夺权。

祭仲说:“凡属都邑,城垣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所以先王之制规定,封邑大的不超过国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他们已经坏了先王规矩,必定心生贪乐。”

姬寤生很无奈地说:“之后可如何是好?”

祭仲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叔段安置个地方,不要让他再发展蔓延,一经蔓延就难于对付了。”

姬寤生说:“我明白,先等等看吧。”

不久后,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接着又把京邑附近两座小城也收入了他的管辖范围。

祭仲闻言,忽然高兴地施了个礼:“恭喜陛下。”

姬寤生不解:“这有什么好恭喜的?”

祭仲说:“自然要恭喜的,因为这样的日子快到头了。”

第二天,殿上,有臣子看不下去,对姬寤生说:“一个国家不能听命于两个国君,大王究竟打算怎么办?您如果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让,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生二心。”

姬寤生却不温不火地说:“用不着除他,他令民不聊生,自然不可能得民心,迟早会自取其祸。”

几个月后,太叔在京城治理城池,囤积粮草,训练甲兵,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与母亲姜氏合谋,准备里应外合,袭郑篡权。

祭仲早年安插在封地中的眼线将他们合谋兵变的日期告知后,姬寤生派了人去讨伐,轻轻松松镇压了一场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