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话 鬼狼驿(第5/26页)

龙涯正等他来,于是便开门见山的问道:“适才听你口音,似是出自蜀地,不知我可有猜错?”

老曾一愣,继而开口笑道:“客官猜得不错,小的祖籍川东,只是来此地讨生活,不知不觉已有好几年,没想到还是乡音未改。”

龙涯微微颔首:“既然你已在此地营营数载,想必甚是了解此间的天气,不知道这场雪明日是否会停,我等也好上路。”

那老曾哈哈大笑:“不瞒客官,这风雪自是有些门道,入冬至开春数月间便有数场之多,当地人都称之为‘半月愁’,顾名思义便是一旦开始不刮个十天半月的,也不会消停。客官想要明日上路,只怕是难以如愿。”

龙涯心想真如此言,恐怕不得不困在此地,天天对着那班辽人岂不气闷?继而转头看看身边的女郎,忽而放宽了心情。寻思大不了天天只对着这美貌姑娘,权当其他人是青菜萝卜便可。先前那女郎本一直未有言语,此刻却忽然对着他噗嗤一乐,眼中俱是促狭之意,便如亲耳听见他此刻心声一般。龙涯蓦地脸上一红,顿觉窘迫,于是干咳一声,转头对老曾问道:“适才你故意先行安顿那一干辽人,想必是没打算让我二人与之混住,不知是何安排?”

老曾忙赔笑道:“客官所言甚是,小的已然在前院安置了一间精舍给二位……”

“一间?!”龙涯的表情就像是生生儿吞下一只鸡蛋,忽而听到那女郎篮子里的猫儿又是“咕”的一声发笑。那女郎面有嗔意,伸手在盖着猫儿的花布上拍了一记,抬头对老曾道:“曾先生误会了,我们要两间客房。”

老曾讪笑道:“对不住,对不住。小的见两位同行,就以为两位是……对不住,小的马上再开一间便是。”于是引了两人朝内堂而去。一路上龙涯只觉面如火烧,所幸那女郎一直走在身后,倒不至于让这般窘态又让她看了去,多少留点颜面。尴尬之余抬头观望,只见风雪茫茫中隐隐可见山顶阁楼灯光。

前院的客房虽是与杂役小厮混住,但也收拾得干净整齐,被褥帘帐俱新。那女郎的房间就在隔壁,老曾也殷勤的多加了一只火盆御寒,两人各自回房歇息,只待晚膳准备停当,饭堂钟响便前去用膳。

龙涯关上房门,心中稍定,将身朝床头一靠,正欲闭目养神,却听得隔壁的女郎在说话:“偏生你这小蹄子这般作怪,早知如此,我也不会大老远的去寻你。也不知道哪来这般好笑,我看早晚一天得撕了你的嘴……”云云,却是女儿家娇憨之言,想必是在嗔怪那头会发笑的猫儿。龙涯低笑一声,心想这姑娘倒是有趣,那猫儿的确有几分奇异,但到底也不通人言,这般言语调教,只怕与那对牛弹琴有异曲同工之妙。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便听得外面“铛铛”数声,声沉而悠长飞,想来必是晚膳的钟声。龙涯方才觉得肚中饥饿,于是一翻身自床上跃将起来到了门边,刚一开门。就见那女郎正捧着自己那件大麾立在门前,面色温和:“官爷,你的大麾。”

龙涯心想这姑娘果真是不怕冷,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来归还,于是顺手接过抛在床头:“这一路上姑娘你官爷长官爷短,总觉着有些怪,既然大家还要一同在这里待上好些天,总应互通姓名,方不负这一场相识。在下姓龙单名一个涯字,不知道姑娘怎么称呼?”

那女郎浅浅一笑:“小女子姓鱼,龙捕头叫我鱼姬便可。”

龙涯微微颔首,心想世上姓鱼的不多,再者以姬为名颇有点周武遗风,这姑娘的名儿倒是有些意思。忽而心念一动:“我记得只说过在京师刑部衙门当差,鱼姬姑娘如何知道我是捕头?”

鱼姬掩口一笑:“汴京第一名捕龙涯,谁人不知,哪个不晓?鱼姬虽无多少见识,倒是也听过不少传闻轶事。何况同在京师,也许早有一面之缘也未可知。”

龙涯干笑两声,心想这般美貌的姑娘若是见过岂会全无印象,未曾料到这点虚名流传颇广,就连这闺中女儿也知晓,不免小有一点自得之意:“汗颜,汗颜……刚才听得钟响,想是开了晚膳,咱们也该去饭堂了。”

鱼姬点头称是,两人一同离了房舍前往饭堂。一路上虽风雪呼啸,但园中围墙颇高,倒不难行。虽说之前已有人清扫过园中积雪,但片刻又铺上厚厚一层,一脚下去便没过了脚背。两人进了饭堂寻了一副座头坐定,一旁早有小厮送上碗筷杯盏。龙涯不经意的回望来时路,只见雪地之上只有自己的一排脚印,而鱼姬走过之处只见裙角拖拽之痕,而无半个足印,心中不免有些奇怪。心想莫非这鱼姬姑娘还会那踏雪无痕的轻身功夫不成?只是这许久来,也没觉得她是深藏不露的练家子。倘若真有那般能耐,只怕早已飞步入关,无论如何也不会和自己一道困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