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5页)
博士对于《天堂之章》的引用被浓烈的动物气味打断了———他们正朝“驼背佬”赛义德的马厩走去,迎面飘来一股骡子、马,还有骆驼的臭味。厩主出来迎接他们,他穿得一丝不苟,但躯体却扭曲得不成样,脊柱弯成了几乎和地面平行的角度,珍珠母做成的拐杖拄着地面。博士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看起来“驼背佬”赛义德也是他无数的老朋友之一。
而拉希德也明白,即使他不是博士的朋友,博士也会担起交流与安排的责任,因为在他看来拉希德处理这些人情世故还是太嫩了。来达姆萨瓦城一个月后,拉希德曾经去采购晚餐的食材。当他带回少得可怜的发蔫菜叶时,博士哈哈大笑,一边让人恼火地宣称自己可以用一半的价钱买回两倍多的食物。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但拉希德知道,在他导师的眼里他仍然是一个“耍刀的天才,街上的白痴”,就像某首诗里描述的那样。
几分钟后,博士对“驼背佬”赛义德行了贴面礼告别,他们互祝了平安,接着博士将一头看上去脾气很犟的骡子的缰绳递给了拉希德。博士牵着自己的坐骑回到了大路上,他看上去很焦虑,不断捋着自己的胡子并在他周围打量着,好像在寻找什么。拉希德猜测他是在做好离开达姆萨瓦城的心理准备。离开这座城市似乎令博士感到不安和忧郁。
在拉希德的记忆中,应该没有第二个人如此眷恋这座城市。这个食尸鬼猎人经常抱怨城市的日常生活,但拉希德明白,他深爱着这座城市——博士抱怨的或许只是这城市的国王而已。拉希德希望真主能够开恩,让这个人尽快回到他的城市。他默默地祈祷,希望他的刀和心中的道德能够帮忙达成这个愿望。
他们来到大路上,为了让骡子迈腿走路,博士和他的坐骑发出各种低吼。拉希德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骡子。在过去独自一人的旅行中,他几乎用不着马之类的牲口。真正的僧人不需要马,教义上如是说。圣殿里的长老也说过,拉希德是教会有史以来行走速度最快的僧人。他可以不知疲倦地跑上几英里。无论走多远,教义上也是同样的态度:僧人需要多少,他就能扛得动多少。即便如此,博士仍然常常骑行,并称之为“炫耀”,而拉希德则坚持在他身旁步行。拉希德之所以愿意去租赁骡马或者轿子,只是不想再听博士喋喋不休地抱怨。
只是因为这个?还是因为你开始变得懒散,而他正好给了你一个偷懒的借口?内心的拷问在他脑海中回响。他下定决心,下一次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步行。
他们骑行了几个小时,穿过了城郊和偏远的农田,直到周边没有了大都市的气息。现在,路面上人迹寥寥,偶尔只有一两辆马车或一两头骆驼出没。离开圣殿以来,拉希德很少离开达姆萨瓦城。随着他们不断前行,愈发广阔的天空让拉希德打心眼里感到惊讶。
终于,日渐西沉,路上只剩下他们两人。博士勒住缰绳让他的骡子安静下来。拉希德在他身边停了下来。“好的,”博士半吼着说,“这是个实施追踪法术的好地方,来吧。”他示意拉希德来到路边,然后低吼了一声,爬下骡子。接着他把手伸进背包里,探到了包底,发出了更大的吼声。
他总在发出粗俗的噪声。拉希德不满地想。低声怪叫,又抓又挠,高声大笑。但保证他的安全是我的职责。拉希德干脆利落地下了地,牵起两只骡子的缰绳。博士正在做施术的准备,拉希德就像守卫似的站在他的不远处。
博士拿出一小张纸片、费萨尔沾满血迹的一块衣服碎片、一个小瓶子,还有一根长长的铂针。他在纸上写下了什么,用针刺破一根手指,接着将布片和纸片固定在地上。随后他站了起来,闭上双眼,一边背诵起《天堂之章》的段落,一边撒出一把深绿色的粉末——也许是薄荷?——一边说出真主的名字。“真主能看见无形!真主能未卜先知!真主能揭露一切真相!真主是神秘学之师!”
什么都没有发生,至少在拉希德看来是这样,但博士的眉毛已被汗水打湿,他睁开眼睛,从拉希德手中接过缰绳。他骑上骡子,继续在路上前行。他一言不发,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一眼拉希德是否跟上了自己。当拉希德小跑来到博士身边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他气喘吁吁地,因为路途,因为咒术,这些耗尽了他的体力。拉希德努力让自己不要为此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