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二十九个故事(第4/5页)
“这是你所得出的结论?”季言之眯起凤眸,似笑非笑的道:“小鸡莫非忘了那江重威真的瞎了眼睛。”
“那双红鞋,还有刺绣精美的红缎罗帕一方,都隐隐指向凶手是个女人。可是草民倒觉得那绣花大盗是地地道道的男人。”
“你直接说你怀疑谁…”
“万岁爷和草民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陆小凤露齿一笑:“草民的确有怀疑之人,而且这人还是草民以前的朋友。万岁爷若有兴致,不妨猜一猜,草民怀疑之人是谁。”
季言之:“江湖人都说四条眉头陆小凤此人表面上对很多事都漫不经心,但却十分在意。总能遇到十分稀奇的事,但总能逢凶化吉。要朕来说,朕只说陆小凤是个聪明人,也是朕勉强认可的人。”
陆小凤笑了:“能让万岁爷认可是草民的荣幸。”
“的确是你的荣幸,那么朕不妨猜猜,你怀疑的绣花大盗到底是谁?”
季言之端起一旁放置着的,已经微微凉的茶盏,浅浅的饮了一口:“金九龄对吗!”
陆小凤一愣,继而一笑:“世人都说陆小凤是天底下绝顶的聪明人,这世间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麻烦,破不了的大案。可是草民觉得,这世间真正聪明人是万岁爷。”毕竟不是谁都能像小皇帝这般,将权术玩弄得炉火纯青。
“拍马屁可不是好的行为。”
季言之将茶盏又放置在一旁,明明没有笑容却让人无法忽略他此刻的心情是愉悦的。
季言之好整理瑕的道:“其实这些事很好猜,相信一直在花府足不出户的花满楼也猜到了。”
“那万岁爷想怎么处理?”
“留着,你陪着他慢慢的玩。”季言之看着陆小凤,很认真的道:“朕不是在开玩笑,而是说真的。最近虽然有诸多烦心之事,但朕还是有那个心情慢慢清理那些害群之马,所以不用过早处理了金九龄。”
陆小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草民明白了。”
季言之懒得管陆小凤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反正他把话儿已经留下了,谅陆小凤也不会早早地就揭穿金九龄才是真正的绣花大盗的事。而且季言之也没有说假话,最近的的确确有很多烦心之事…
不管是前朝文武百官闹哄哄,说季言之扩军一倍有伤天和,还是护送宫九进京的冯保一行途中遭遇刺杀,还是季言之偶然在藏书阁翻出一本引发了不少故事,名字为《星邪剑谱》的武林绝学,都让季言之大为不爽。
对于皇帝也当了几世的季言之来说,事情其实都挺好处理的。即使大多数的大名官员在季言之的眼中是白痴,是蠢货,是占着茅坑不拉SHI的王八犊子,对于季言之来说,也是能很轻松处理的。
季言之之所以觉得烦,不过是因为听够了大明官员各种穷兵黯武的调调。国库里多余的钱,不用来养士兵,难不成养你们这些脑满肠肥的货色。
季言之不爽之下,擅长打嘴炮的文官们就此遭了殃。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会创建锦衣卫这种恶名昭著的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是为了啥,自然是为了侦察、逮捕、审问啊。这里面的侦察、逮捕、审问可不只包括大明的百姓,所有在朝为官,地方任职的官员都在侦察、逮捕、审问之类。
锦衣卫最强大时,厉害到什么地步呢!厉害到大臣每天吃了几口饭,上了几次厕所,亵裤的颜色,晚上跟谁同房都查得一清二楚。
一旦掌握着锦衣卫这种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的帝王认真起来,不好意思,不管是谁,除非真正两袖清风、为国为民,都对锦衣卫感到惧怕……
大明文官们一天叽叽的‘劝谏’季言之莫要穷兵黯武,惹得季言之心情极度不爽后,唯一结果只能是每个叽叽歪歪文官的祖宗三代、日常都干了什么,都被锦衣卫调查得清清楚楚。
当然了,被查的官员们越藏污纳垢,季言之的心情就越不爽。
当季言之将能编写成一本书,官员们(和亲族)各种违法乱纪的资料完毕看完了,季言之的心情已经得到了升华。季言之深深的觉得,他跟这种注定要去阎罗殿安家落户的家伙们没什么好说的。他只要行使自己作为帝王的权利,该杀的杀,该流放的就流放好了。
这么一想,到上早朝时,季言之倒是不再板着脸,而是阴恻恻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