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阿邦(第16/24页)
他们路过的村落没有城墙,只有在村落边缘放置一系列刻有古老魔印的巨石。“这是什么地方?”贾迪尔在行军时大声问道。
“他们称呼这些村落为砂岩村。”阿邦说。“这里住了三百多名卡菲特,人称深坑狗。”
“深坑狗?”贾迪尔问。
阿邦指向地上的一个大坑,村里一共有好几个这种大坑,许多男男女女在里面工作,用铲子、铁锹和锯子挖掘砂岩。这些人个个肩膀宽厚、肌肉结实,与贾迪尔在城内见过的那些卡菲特大不相同。小孩子也和大人一起工作,帮忙把砂岩搬上车,用骆驼把砂岩拉出深坑。他们都身穿褐服——男人和男孩都穿着一样的背心和帽子,女人和女孩则穿褐色连衣裙,没留下多少想象空间,脸部、手臂甚至大腿几乎都遮得严严实实的。
“他们个个身强体壮。”贾迪尔说。“这些人为什么会变成卡菲特?他们是懦夫吗?这些女孩和男孩呢?他们为什么没有结婚或是踏上汉奴帕许之道?”
“他们的祖先或许是因为种种原因沦落为卡菲特,我的朋友,”阿邦说,“但这些人却生下来就是卡菲特。”
“我不懂,”贾迪尔说,“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卡菲特。”
阿邦叹气。“你说我满脑子都是生意人的想法,而你却是太少去想做生意的事了。达玛基想要这些人生产砂岩,也需要一些壮健的人来做这个工作。交换条件就是命令达玛不要来抓这些卡菲特的小孩。”
“这等于是宣判这些家族世世代代都得当卡菲特。”贾迪尔说。“他们的父母为什么会接受这种条件?”
“当有人来带走孩子时,父母是没有办法才屈辱就范的。”阿邦说。
贾迪尔想起自己母亲的泪水,以及阿邦母亲的尖叫,他没有反驳。“尽管如此,这些人都有能力成为优秀的战士,这些女人都可以产下壮健的儿子。这样实在太浪费了。”
阿邦耸耸肩。“至少在有人受伤的时候,亲兄弟毕竟是血浓于水,可以手足相依。”
又经过了六天的行军,他们来到一座悬崖,这座悬崖面向供给巴哈卡德艾弗伦村水源的河流。一路上他们没有经过其他卡菲特村落。阿邦的家人曾与很多这种村落交易,据说这是因为有一条地下河流供应城市附近绿洲的水源,但那条河道没有延伸到东边这么远的地方。大多数村落位于城市南方,介于沙漠之矛和遥远的南部山脉之间,顺着那条河道延伸。贾迪尔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地下河的事,但他相信他的朋友。
他们面前的河流并非地下河,不过它在漫长的岁月里冲刷出一座很深的河谷,贯穿数不清的砂岩和黏土地层。他们可以看见位于下方深处的河床,不过从这个高度看去,河水不过是一条涓涓细流。
他们沿着悬崖向南而行,直到看见向下通往村落的道路。这条路不到近处根本看不出来。这时戴尔沙鲁姆已吹响问候的号角。但直到经过狭小陡峭的道路前往村落广场时,他们没有收到任何回应;即使抵达村落中心,仍不见任何居民。
巴哈卡德艾弗伦村建于开凿在悬崖表面的层层平台上。一条宽敞蜿蜒的阶梯扶摇直上,连接每层平台上的土坯房子。村里没有一丝生命迹象,布门帘在微风中轻轻飘舞。这景象让贾迪尔想起沙漠之矛的某些区域;由于人口锐减,沙漠之矛中有不少城区沦为废墟。那些古老建筑都是卡拉西亚从前人口众多的见证。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贾迪尔问道。
“不是很明显吗?”阿邦说。贾迪尔好奇地看着他。
“别只是盯着村子看,放宽你的视野。”阿邦说。贾迪尔转过身去,看见河水之所以看起来稀少并非只是因为高度的关系。河水的深度几乎不及河床的三分之一。
“雨水不足。”阿邦说。“或是上游的河道转向,这些改变都可能剥夺了巴哈人赖以为生的渔业。”
“这无法解释为何整座村落沦为废墟。”贾迪尔说。
阿邦耸肩。“或许是水量减少导致水质恶化,卷起河床上的淤泥。总之,不管是疾病还是饥饿,巴哈村的人口必定减少到了没法维修魔印的地步。”他指向某些建筑物土墙上残留的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