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敛衣 (第8/17页)

而公蛎没有去找冒充者,也是有理由的:一是公蛎懒散,反正有钱花着,有地方住着,冒充不冒充的,没什么大所谓;二是公蛎胆小。那人能模仿自己模仿惟妙惟肖,定是得道的高人,自己贸然出手,着了道可就不妙得很;三是他心里总觉得,毕岸是知情的,而且毕岸答应帮自己解决脸上的黑斑问题,若到时候黑斑消失,容貌恢复,再去申述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龙公子,岂不理直气壮。

勉强熬到傍晚,他被饭菜的香味吸引,去餐区点了几个大菜,一边吃一边盘算今晚如何同那个冒充自己的假公蛎对质,一抬头见猫女一人独坐,正盯着自己看,便腆着脸问了句好,谁知猫女眉头一皱,鼻子一耸,像是见鬼了一般,瞳孔瞬间缩小。公蛎隐隐听到喵呜一声,只见她一个闪身穿过人群,瞬间消失不见。

公蛎委屈得差点落了泪。倒不是他对猫女有多爱慕,而是她的这种举动,充分说明他如今的相貌已经不仅仅是丑陋,而且到了人人嫌弃的地步了,这对一心追求容貌的公蛎来说,比被人冒充还让人痛不欲生。

愁眉苦脸吃过晚饭,虽然天色已黑,公蛎还是戴上了早上那顶大草帽,出门朝忘尘阁走去。

刚拐了一个弯儿,便见假公蛎独自一人,脚步匆匆,正走在街道的阴影处。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公蛎恨得牙根痒痒,但见周围都是人,心想若是在此地闹将起来,只怕说不清楚,还不如跟着他,找个僻静地方当面对质。于是猫起腰,毫不犹豫跟了上去。

假公蛎一路向北,脚步飞快,趁着闭门鼓尚未敲响,竟然出了安喜门,不走官道,反而向西拐去,净挑一些崎岖的山路走。

今日四月初十,天气有些阴沉,不见星月,但并不算很黑。公蛎凭着追踪猎物的本能,远远地跟着。

安喜门以西,便是去往邙山的荒坡,除了官道周边,少有人来。偶有土层稍厚的,便被城郊百姓开垦种上了庄稼,不过大多是乱石和丛生的野灌木,以及平头百姓的坟地,坟头刺玫枝条上还挂着清明的白纸钱串,有些阴森。

假公蛎走了好一阵子,绕过一个小山坳,来到一片平地。平地正中,是个隆起的土坟包,从黄色的泥土和上面稀疏半蔫的刺玫枝条来看,这是一个新坟,估计下葬时间不过月余。

假公蛎绕着坟头走了一圈,去到不远处大石后面,扒开干草,拿出一个包裹,从中取出一个咧嘴大笑的昆仑奴面具戴上,又换上一件黑色长袍。

幸亏公蛎一直跟着,否则看到他现在这个样子,根本认不出他是谁。

假公蛎穿戴完毕,从一蓬浓密的灌木丛后,抽出几件工具来:一把头,两把铁锹,还有一把砍刀。

公蛎躲在灌木后,心想这假公蛎难不成想要盗墓?本想跳出来质问他,但见他行动诡异,倒想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假公蛎拿了铁锹,在坟前试了几试,找到一个松软的地方,开始挖了起来。

一会儿工夫,坟的一侧被挖出半人深的一个洞来。假公蛎用包裹将挖出来的土包上,送到不远处一块刚犁好的庄稼地里去。

公蛎趁机飞快跑到坟前查看。坟前歪歪扭扭插着一块简单的木牌,上面的墨渍已经模糊不清,名字依稀能辨出一个“平”字,“夫×平之墓”,落著三个字却一个也不能分辨。

公蛎想了一想,认识的人中,似乎没有叫“平”的人。也不知道这人怎么得罪了假公蛎,竟然死后还要被挖坟掘墓。

假公蛎很是小心,均匀地把挖出来的土洒在地里,这才折身回来。公蛎慌忙重新躲好。

盗洞越来越深,只能看到假公蛎的脑袋尖儿。公蛎在草丛中昏昏欲睡,跳出来也不是,回去又不甘心。正犹豫间,忽听浓密的灌木丛中传来一声布谷鸟的叫声。

再有半个多月才到芒种,这么早布谷鸟就开始叫了。公蛎循声望去,自然什么也看不到。

假公蛎停止了挖坟,仰脸学道:“布谷!”

布谷鸟叫得更欢了,连续三次,每次叫两声。

假公蛎似乎很悠闲,连着回应三声:“布谷!布谷!布谷!”

布谷鸟又回应了一声。

假公蛎爬出盗洞,将铁锹、头等收了照原位放好,脱了面具长袍藏入树洞,用干草堵上,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