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补全了。(第3/5页)
朱元璋不急着研究这些事:“这里的情况不对,跟我说说,究竟怎么回事。朱标呢?”
在半空中飘过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这里虽然繁花似锦,但房舍规划成块,中间有街道,即便是被万花包围,也不是花园。这里没有多少居住痕迹,只有寥寥数户还有人居住。而且房子的样子古里古怪,从奇怪的土砖小楼,贴了金砖和玉璧的金屋,茅屋草舍,到过分华丽的彩绘庙堂,有些奇怪。还有这张床,是什么能让古代的皇后和公主自己干活?被软禁,但是又保留着一部分自由。
马秀英欲言又止:“事情有点复杂,我只问你,蓝玉呢?李善长呢?我的遗嘱只叫你少杀人,你怎么不听?“元功宿将,相继尽矣。那一句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也没叫你收收杀心么?”
朱元璋坐在床上,叹了口气:“孙儿年幼,我不杀人,他岂能坐得稳江山?蓝玉骄横自傲,行为不法,我重病缠身,朱允炆年幼柔和,他是天下总兵。蓝玉若想效法赵匡胤,朱允炆无计可施,这江山好不好,谁不想坐,他一再的认为官小,你说,做官这件事,多大才算大。
谁说黄泉无客舍,我妻儿都在这里。
我也知道杀错了人。”
马皇后无话可说,他知道杀错了人,然后把监斩官杀了。
“你吓得人人不敢言,然后怪他们不敢说话。”
“那有的话,有人为李善长辩驳,我就没有杀他。徐、李、汤、耿、郭、沐他们都好好的。秀英,你想啊,国家方定,我的宏图大志还没有完全施展,他们就急于争名夺利。人人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计,只有我为了国家长治久安。”
马皇后心说你为的不也是子孙后代吗。再说他,他就要生气了,久别重逢,何必弄的这样不愉快:“咱们儿子现在在外面,一心治学,和古圣先贤们谈论文学。这里……和传说中的一样,阴间另有阎王,你不要着急。”
朱元璋:“那还不错,学无止境,他理应如此。”
正说话间,又飘下来一道祭文。禀告皇帝,已经按照他的遗诏,把所有嫔妃和侍寝的宫女都被殉葬。
“你!”
朱元璋只想到要解决隐患,没想到还要给善良的老婆解释这个问题:“允炆年幼心软,性格柔和像他父亲,我岂能让隋文帝、唐太宗的身后事重演?年长的逐渐老病死了,年轻的那些都贪慕权势,送来伺候你我。”
解决问题有几种办法,他这也是其中一种。况且太妃们留在宫里不仅没有用,还容易因为年少多情而出事。前朝的皇帝提供了丰富的试错经验,年轻的后妃不能留下,很有才干的大臣最好别托孤。
“好啦,别生气了,你不在人间,我心情不好。中年丧妻,老来丧子,我要是还能宽宏大量,岂不是圣人?就我那些个儿子,个个都是混蛋。说说这里的情况,你还好吗?宋朝和小明王有没有情况?”
韩山童自称为徽宗后人嘛,宋朝本来已经复辟,结果韩林儿死的有些……别问。
马皇后郁郁道:“我还好,赵匡胤从未露面,徽宗我也没见过,听说宋朝的皇帝们对于韩山童自称徽宗后人这件事,很不满意。”
朱元璋哈哈大笑:“这家子人有意思。”果然都看不起徽钦二宗。
……
夫妻二人携手揽腕去看了看碑亭,石碑上还是那些条条款款。
“以前有人谋反?”
“你别总想着谁又要谋反。”
“不是,我是说历史上,阴间的历史,很明显这是有谁召集自己的旧部试图改天换日。”
看出这个情况的皇帝不只是他一个,众所周知,所有存在的秩序和法律,无论多么离奇,都是因为曾经有人这样干过。
然后他就听到了皇帝们这些年来收集的传闻,商周两代天子一度打到阴间的都城,如果阎君不是神仙,他们就赢了。
马秀英:“自那之后,从秦始皇开始,他连诸侯王都不分封,收天下之兵。听说就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一只到汉朝结束才离开。时候一长,恩惠没了,君臣之情也单薄了,不怕皇帝再重招旧部,谋划大计。”
君臣之间的感情要维系,给的少,或是不公平,都会生怨。断掉一段时间,感情也就断了。
朱元璋刚想负手而立,没想到自己还抓着她,早就习惯一个人背着手,或是被人搀扶:“你想的太简单了,天下间的英才层出不穷,大部分人……都算不上举世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