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郭昕+抢人(第5/5页)
武则天:“看我干什么?若是我要整治宦官,哪用如此费力?”
李治问:“你怎么办?你不怕激起兵变?”
武则天附耳低声说了说自己的意见:“盘剥百姓拿不到多少钱,一个卢杞就富可敌国……文武官员愿不愿意杀宦官?我一直在琢磨河朔三镇,倘若精力充沛,又有陛下作为我定心安神(让我不着急),可以参考汉武帝的推恩令。”
先让他们三方内斗啊,提拔更多的武将来分权。王叔文一次把满朝文武得罪光了,他不死谁死?
李世民大约知道她在说什么,暗暗的叹气。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武将都不如皇帝能征善战,还怕什么武将谋反呢?皇帝自己羸弱,武将必然谋反,倘若皇帝弱又打压武将,那就等着被外国抢光吧。所以呢?
李适掩面叹息:“你何至于如此体弱呢。”
李诵想了想:“天命如是。”
李世民:“一派胡言。雉奴过来,往后你和李倓带着他们练武。”武将只要不是战死沙场,就能多病的活到五六十岁去,哪至于如此。你们这几个虚弱的胖子!
李豫疑惑的问:“太宗陛下,我们几人已经足以,有必要训练更多人么?”
“难道唐朝不灭么?”难道你们想被后来的朝代欺负?宦官干政还能有什么好事?看看汉朝,看看北魏、北齐(陆令萱可以算是女宦),再看看南(朝)宋。提前几十年或百年开始训练,将来不论是留在帝镇还是出去,都得是文武双全。
……
同一年,柳宗元被流放,看到民生疾苦,写了《捕蛇者说》。
刘禹锡也被流放,被县令排挤,写了《陋室铭》。
白居易感慨一切事情的起因都在唐玄宗,写了《长恨歌》。
由此可见,痛苦真是文人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