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3/6页)
我们的目标是——气死嬴政。
这两年在榆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
只有阴间知道没死到那么多人,还有一些人受不了辛苦,偷偷跑了,成为流民,不再回归故里。官员们为了避免追捕的麻烦,就说他们都死了。但跑的人还不够多。
大业五年,隋帝亲率大军的旅游路线是从京都长安到甘肃陇西,横穿祁连山,到达张掖。与高昌国王会面。主要是为了亲征吐谷浑。
出征之前自然要祭祖,杨坚终于拿到了全部报告,不由得暗骂:“吐谷浑的兵力非陈朝可比,他把打仗想的太简单了!”
阎君们担心的是另一件事,推古天皇派遣隋使苏因高(小野妹子)递交国书,国书自称‘日出天子’称他为‘日没天子’。虽然太阳的确是东升西落,而他们也的确是东洋人,但他们都担心杨广盛怒之下,要派人去打仗。都是说汉话写汉字的人,谁不知道日没不是什么好意思?这就是在挑衅。
白发真君:“你我,那东洋中的龙王,还有日本的地狱,应该进行三方会面,将来谁的鬼魂归谁。我们不要他们的鬼魂,他们也不要羁留我们的鬼魂。”
拔头发解压的阎君刚给自己拔了一个突厥的发型:“不着急,我觉得打不起来,让智囊团来猜测。”
智囊团:“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交战,现在杨广亲征吐谷浑,还筹划讨伐高句丽,而倭国在打新罗。都不闲着。”
“如果日本天皇脑子不混,就不会轻易招惹杨广,这次应该是自大的试探,等到时候会缓和关系——如果他身边有谋臣并且能采纳建议。”
“但双方皇帝都有些自大,也有可能打起来。”
阎君们隔绝了声音,窃窃私语:[你瞧我们可怜的智囊,被十六国南北朝吓坏了,说话再不确定]
[人心易变,他们过去一口咬准才自大呢。]
[那叫自信。]
[我想起来一个事儿啊,前些年不称王不称帝,称为天王,到现在称天皇,你说以后要是有人敢自称天帝,天帝什么态度?]
[我估计天帝听说这事儿时,自称天帝的人都死了。]
[哈哈哈哈人死的的确很快]
[天帝真的很稳~~重~~~]
[好了好了,等人间开始度海,我们再去商榷也不迟。即便各地都有府兵,要调集水军也要一段时间,度海又要很久。]
大业七年,各地开始——隋朝称为‘谋反’,叛军称为‘起义’,地府称之为‘乱了乱了又他娘的乱了’!
刘霸道、孙祖安、张金称、窦建德等人带领着苦于徭役赋税的人开始自立。
同年,杨广征讨高句丽。
一百一十三万士兵,二百多万民夫,次年兵败辽东(今辽宁辽阳)。
辽东真的很冷,又冷又远。冬天积雪厚齐膝盖,到(农历)三四月份仍有残雪。
大业九年,再次发兵。杨玄感看‘百姓苦役,天下思乱’,于是起兵反隋。
山东河北都在爆发大乱,谁也不愿意家里荒着地,自己在这里挖河沟。
杨广只好回来平乱。杨玄感在大军面前不堪一击,自杀之后被按惯例诛九族。卢明月、张金称、高士达等人也是一样兵败。但瓦岗寨、窦建德、杜伏威、等人则屡次击败隋军。
谋反自然是重罪,死罪,但民不畏死。
服役是累死饿死,谋反也是死,但谋反死之前可以打破城郭,抢劫官府的粮草,吃饱饭休息。
地府基本上取消了所有的休假,随时待命。十位阎君也没法轮换着休息,都羡慕起跑出去的二人:“嬴政已经开始动武。”
“那小神仙每天就躺着睡觉,冒充他大哥。怎么不是我去呢。”
“他还带走了两万人……幸好这些老鬼有点良心,知道阎君的辛苦仁爱。”大部分混日子的鬼看到地府突然涌入大量青年鬼魂,就知道不对劲,有很多鬼是到老了才觉得最快乐,加了有三间房子二十亩地刚刚抱了大孙子,特别开心。文人们看了看高大的宫殿,宫殿后的神山,带着点为君王效命的心态来填满了所有招人的职位差事。
帝镇中的隋文帝夫妻逐渐清楚的意识到,这儿子真的不行。
宅在家里奢淫骄纵,和穷兵黩武相比,哪一个更好?哪一个都不好!都能让山河动荡。